2019-01-17 06:5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霍翟羿 通訊員 馮瓊梅 柳景春

下城找準痛點改造老舊小區 美麗小巷成爲別樣風景

“在這裏住了幾十年,我最近才知道,原來這條老巷子裏住過這麼多名人!”站在杭州下城區東園街前,“老杭州”施磊對記者說,這條小巷最近完成改造後,居民們都驚豔了。白牆黛瓦的建築外立面、古樸的木製店招,還有小巷東口的“袁枚行吟”銅像……改造後的小巷風格獨特,成了藏在杭州繁華市中心的一道別樣風景線。

武林廣場地處杭州繁華鬧市區,有着時尚亮麗的風景。如何讓藏在市中心背街小巷裏的老社區也綻放光彩,讓城市居民與遊客在鬧市的轉角,產生遇到另一種風景的驚喜?去年下半年,下城區以“美麗小巷”建設作爲老舊小區改造的“牛鼻子”,進行先期改造。

下城找準痛點改造老舊小區 美麗小巷成爲別樣風景

同豐巷、麒麟街、窯瓶巷、東園街、文昌巷、打鐵關巷南段,這6條率先列入改造的“美麗小巷”,首先面臨的是改“裏子”大梳理。事關居民生活環境的痛點,下城區一個個找出來解決。

“以前最大的問題是人行道窄,有些地方一個人走都要側着身,行人經常和車子‘搶路’。”家住麒麟街附近的吳彬告訴記者。改造後的麒麟街,路面平整了,原來在空中交錯、黑壓壓的電線改到了地下,最重要的是人行道拓寬了,行人舒坦多了。

改善街巷硬件,更要挖掘小巷的歷史文化印記。“下城的老城區,走到哪裏都有故事。”下城區城管局市政園林管理所副所長孔晨曦告訴記者,“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故事和文化碎片挖掘出來、表現出來。”

一條窯瓶巷,因曾是南宋瓷窯所在地而得名,新建的青瓷文化公園,再現了窯瓶巷燒製青瓷的作坊;凸顯“北關夜市”古韻的同豐巷;“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風格的打鐵關巷……改造後的老街巷,每條都各具特色,讓人難忘。

下城找準痛點改造老舊小區 美麗小巷成爲別樣風景

美麗小巷改造只是一個開始。下城區已全面啓動“美麗下城”行動,率先改造的小巷就像“非”字形中的兩豎,完工後將向小巷兩側的老舊小區延伸改造,全面推動“武林都市”有機更新,讓老城區的居民生活“像花兒一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