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西瓜坐果率的因素較爲複雜,從果實形成、發育的過程看,主要有雌花的分化形成、開化時授粉受精幼果發育等幾個關鍵時期。下面分析不同關鍵期影響西瓜坐果率的內在與外在的主要因素。

一、西瓜雌花形成及分化

西瓜雌花分化形成時期較早,一般在第二片真葉展開前已開始形成花原基,雄花出現的時間早於雌花,着生節位比雌花低。西瓜主蔓上第一雌花的着生節位因不同品種類型差異較大,早熟品種雌花一般着生節位因不同品種類型差異較大,早熟品種雌花一般着生在第五主蔓7節位;晚熟品種雌花着生節位較高,多在第10~13節位。第一雌花以後的雌花一般間隔3~5片葉或7~9片葉。在植株自由生長的條件下,一個單株能形成40~50朵雌花。植株形成雌花絕對量的二分之一着生在子蔓上。但雌花形成的比率以孫蔓最高,主蔓最低。所以雌花形成比率和着生節位主要決定於品種的遺傳特性,在品種間有一定差異。遺傳上易形成雌花並且對環境條件反應敏感性低的品種,生產中表現坐果率較高。

西瓜種植技術|影響西瓜坐果率的因素及對策

其次,環境溫度對雌花分化影響較大,高溫不利於雌花形成,雌花的着生節位較高。

試驗資料證明,晝夜溫度中,當夜溫較低的形成雌花量多,並且第一朵雌花着生節位也較低。自3月至8月西瓜不同播種時期的雌花形成情況,3~7月播種期越晚雌花着生節位越高,形成雌花量減少,但8月播種西瓜植株雌花着生節位低於7月播種植株。

第三,西瓜爲喜光作物,光照時間和強度對根系營養吸收和莖葉同化產物形成都有直接影響。當植株生長穩健、光合作用效率同化產物充足時,有利植株雌花分化,雌花形成的密度和質量均有提高;反之陰雨連綿光照不足時,植株表現稈長,同化產物積累減少,雌花形成的數量和質量均會下降。

西瓜種植技術|影響西瓜坐果率的因素及對策

二、西瓜開花時授粉受精質量

西瓜一般爲半日花,即上午開花授粉,下午閉花,一朵花的壽命約數小時。通常情況雌花在花後兩天失去受精能力,雄花在常溫下兩天後喪失活力。同時,西瓜花又屬蟲媒花。對西瓜授粉受精過程影響較大的因素是溫度、降水、植株營養和授粉。

首先西瓜開花和閉花的時間受當時氣溫影響很大,氣溫高時早開早閉,花開的時間短;氣溫低時晚開晚閉,花開的時間長。一般清晨開花至上午 9 時左右是柱頭和花粉生理活性最旺盛的時期。花粉發芽的適宜溫度爲 20℃~25℃,溫度超過 35℃或低 15℃時,花粉發芽和花粉管伸長受抑制。

其次是花期降水,空氣溼度過大或大風、空氣過分乾燥都對授粉受精不利。花粉過水後萌芽和生活力變弱,柱頭沾水可造成失去授粉機會和受精不完全。因此花期的降水或大風會嚴重降低西瓜的坐果率。

第三,西瓜植株在條件適宜時,授粉後 3~4 小時即可完成受精。受精兩日後,受精卵進行急劇分裂,開始胚的發育過程。因此授粉後 2~3 天的植株營養條件是決定能否坐果的重要因素。這一時期植株應保持足夠的功能葉片數,以保證充分的同化產物供給。此時如植株表現稈長或生長過弱,就會造成營養供應不足,使花粉生活力、雌花結實力減弱,影響植株正常坐果。

第四,由於西瓜是同株異花,依賴昆蟲進行傳粉,若是因氣溫低、降水等天氣條件影響昆蟲活動或進行溫室、大棚保護地栽培等原因缺少昆蟲傳粉時,需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間一般以上午 6~9 時爲宜,10 時後授粉的坐果率顯著下降。由於一粒花粉只能使一粒種子受精,授粉量應充足,使之能對整個柱頭進行全面均勻授粉,保證坐果率。

西瓜種植技術|影響西瓜坐果率的因素及對策

三、幼果發育

影響幼果發育的主要因素是植株營養情況,需要通過各項栽培措施調節好莖葉營養生長和果實生殖生長的關係。對幼果生長影響較大的是坐果節位附近的功能葉狀態,只有光合效率高、輸出同化產物比率大的功能葉對幼果的發育膨大最爲重要。應及時摘除坐果節位附近黃化無用的老葉,保留健壯、有適度功能的葉。同時根據新葉大小、節間長短、蔓的粗度和坐果節位距新梢先端距離決定膨果肥、水的施用量,以保證幼果生長的需要,儘量減少因營養失調引起的“化瓜”、落果,提高西瓜的坐果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