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原字辶內加去掉鳥旁的鷸 附圖 [r851065] 1945年4月,抗日戰爭勝利前夕,董必武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出席了 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制憲會議。此外,在舊金山期間,董老還要章漢夫、陳家康和在美國工作的徐永瑛等同志一起,利用當時的有利條件,撰寫出版了近三萬字的《解放區實錄》(用英文發表),在聯合國的各代表團、新聞記者及一些外國朋友中廣爲散發。

人民日報 1985.10.21第6版

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在舊金山退伍軍人紀念大廈的大禮堂進行最後的、也是此次大會最莊嚴的議程:參加會議的五十個會員國的代表(波蘭政府代表於10月15日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故後來一般說五十一國代表簽字),在聯合國憲章和另一個包括過渡辦法的文件上簽字。簽字儀式在肅穆的氣氛中進行。按照大會商訂的程序,中國代表團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正午時分,董必武同志用毛筆代表中國共產黨簽上了“董必武”三個剛勁有力的楷體字。

這是歷史上不同尋常的鏡頭,又是激動人心的時刻!董老能夠作爲一名中國代表團的成員來到舊金山參加具有歷史意義的盛會,也是經過一番不小的鬥爭才得以實現的。

1944年8月27日至10月7日,美英蘇三國和中英美三國的代表,先後在華盛頓附近的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根據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願望,爲避免再罹致世界戰爭的劫難,擬定成立一個國際性機構,來負責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並建議機構的名稱叫聯合國。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會晤,決定4月25日在舊金山舉行聯合國憲章制憲會議。中國是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那時的中國,抗日戰爭已打了七年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正在飛速的成長壯大。當時美國駐華使館的一些外交官員在寫給美國國務院的備忘錄中,也承認“中國共產黨已成爲最活躍的力量”,抗日戰爭“是成功的”。(謝偉思:1944年10月9日備忘錄)但當時國際國內形勢錯綜複雜。國民黨當局曾想一手包辦代表團的組成,這當然是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和全國人民不能接受的。1945年2月18日,周恩來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多次致函“調停”國共關係的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強調指出:“決不能僅由國民黨政府的代表參加會議”,“設若國民黨獨佔代表名額,將不僅爲不公平與不合理,並將表示他們的見地是要分裂中國。”經過多方几次交涉,國民黨當局纔不得不允許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軍民派人蔘加代表團,但僅給了一個名額。黨中央經過周密研究之後,決定派德高望重的董老作爲代表團的成員赴舊金山參加制憲會議。

1945年4月6日,董老從延安乘飛機抵達重慶。當天,中國民主同盟舉行茶會。沈鈞儒、冷yù@①、黃炎培、章伯鈞、陶行知、史良等四十餘位著名人士到會。會上,董老激動地說:這次舊金山會議代表的決定,我黨中央是極不滿意的,而我們所以出席,則全爲吾人之愛好和平,力求民主團結的委屈求全精神,併爲國際和平而奮鬥。沈鈞儒、黃炎培、章伯鈞等在發言中強調指出,董必武先生是代表勞苦大衆,歡送董必武先生是歡送中國人民的代表。重慶婦女界也舉行茶話會,歡送董老。

4月12日晨,年逾花甲的董老帶着全國人民的心願,在祕書章漢夫、陳家康的偕同下,乘飛機離渝赴美。當時處在戰爭環境,途中交通條件很差,乘坐的是沒有座位的軍用機。飛機要首先飛到印度的加爾各答,然後轉飛中東,跨非洲,橫渡大西洋,到巴西,再北飛紐約。旅途的辛苦和勞頓是可想而知的。21日,董老乘坐的飛機終於在紐約的萊加弟機場降落,在紐約小住休息之後,在舊金山會議正式開幕的頭一天(6月24日)到達了舊金山。

“金門朗月窺窗隙,照見離人徹夜蘇。”“熱鬧文明誇富麗,緊張生活鬥新奇。”這是董老在舊金山所賦《旅居美國舊金山雜詩五首》中的兩句,也是董老及其隨行人員在舊金山緊張工作情況的寫照。

舊金山制憲會議於4月25日下午4時半正式開幕。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部戰爭即將結束的前夕,反法西斯各國舉行的盛會,五十個國家二百八十多名代表和一千七百多名顧問、專家、記者聚集一堂,會場周圍還擠滿了關心這次大會的人羣,氣氛十分熱烈。中國代表團中的中國共產黨代表,更引起新聞界的興趣。5月1日,在中國代表團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董必武同志自然成了記者們注目的對象。美國記者好奇且友好地請董老站起來同大家認識。董老當即落落大方,微笑起立。記者們看見站到他們面前的是一位溫文爾雅、令人起敬的長者,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一位記者詢問董老:舊金山會議的成功,是否將有助於造成中國內部團結與和諧?董老欣然回答:“是,但非是直接的。”語言準確、簡潔而有分寸。他的答覆由譯員譯成英文後,主持招待會的宋子文高聲重複了一遍,聽衆均鼓掌歡迎。

董老到美國,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以公開身分在美國活動,他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在舊金山,除了參加會議之外,他還廣泛地接觸美國的朋友和我們的僑胞,向他們介紹中國解放區軍民進行經濟、政權建設的情況,介紹抗日的戰況和取得的輝煌戰績,闡述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的方針以及要求民主、爭取團結、建立聯合政府的統一戰線政策。爾後又訪問了舊金山市唐人街,先後參觀了中華會館、中華學校和東僑醫院等,還在中華學校向熱情的學生們發表了講話。聯合國大會閉幕後,7月初,董老一行離舊金山赴紐約,更廣泛地會見了當地的僑胞,拜訪了中國人民的朋友史沫特萊、史迪威的女兒和賽珍珠等。此外,在舊金山期間,董老還要章漢夫、陳家康和在美國工作的徐永瑛等同志一起,利用當時的有利條件,撰寫出版了近三萬字的《解放區實錄》(用英文發表),在聯合國的各代表團、新聞記者及一些外國朋友中廣爲散發。一家華僑報紙在顯著位置刊登了他的講話——《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政策》的全文(已收入《董必武選集》)。美籍華人鄺治中曾寫道:“1945年聯合國在舊金山成立,當國民政府出席成立儀式的代表宋子文前來訪問紐約時,他住在一家豪華的旅館裏,拒絕邀請去唐人街發表演說。相反,出席聯合國會議的中共代表董必武(他那時在舊金山)卻在華僑主持的許多集會上講話。這給紐約的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後來在考慮中國在戰後世界中的前途時,華人中間幾乎沒有人認爲國民黨的獨裁統治繼續下去會有什麼好處。”(《紐約唐人街》第151頁)總之,我們的董老不愧爲人民的真正代表和使者,他卓有成效地完成了黨中央、民主人士和全國人民賦予的重任。

董老勝利地完成任務後,於11月20日回國,26日抵達重慶。

字庫未存字註釋:

@①原字辶內加去掉鳥旁的鷸 附圖 [r851065] 1945年4月,抗日戰爭勝利前夕,董必武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出席了 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制憲會議。這是董必武同志在聯合國憲章上籤 名。

新華社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