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上將是解放軍一位有名的悍將,他先後負過七次傷。每當戰鬥打響,哪裏緊急,他就跑到哪指揮、督戰,完全是一個不怕死的主。

一次,他因爲腰痛,正躺在擔架上轉移。突然前面傳來槍聲,他馬上從擔架上跳下來,用手支着發痛的腰桿,赤着腳板,從滿是石子和荊棘的路上朝槍聲稠密的地方跑去,帶病指揮與敵人衝殺,直到把敵人打跑爲止。

這樣的悍將帶出的兵,自然個個不弱。

1944年10月,按照黨中央的部署,王震率領八路軍359旅組成南下支隊,開始南征。

一次,359旅走到江西,一個“賀龍投彈手”掉了隊。這時黑壓壓的敵軍從後面追上來了。他從老鄉口中得知部隊在前邊過不了河,便和十幾個掉隊的戰士,立即就地進行阻擊。

這是國民黨軍第94軍的主力。他們拼命打了一整夜,掩護主力過了河。

次日,十幾個人又趕上隊伍。

接着,359旅向廣東挺進。可是,在開始後撤時,一個排遲了七天才收到撤退的命令。結果,他們在老鄉的掩護和支持下,一路上說是“賀龍部隊打前站的”,衝破日軍和僞軍的層層封鎖線,行進幾百裏,追上了部隊。

一次,七個傷員被蔣軍俘去,關進了瀏陽縣監獄。一天晚上,城外唱大戲。傷員李振生用鐵絲搗開鐵鎖,把100多名抗日愛國的“罪犯”從獄中放出來。

七個傷員除兩人犧牲外,其餘五人安全歸隊。

這事轟動了瀏陽縣。老百姓說:“七個傷兵能由監獄裏打出來,八路軍的驍勇可想而知!”

隨後,北上的359旅停駐在李先念中原解放區。

1946年6月,蔣介石大舉進攻中原。359旅在王震的率領下再次突圍,從中原向着陝甘寧進發。途中,一個戰士掉了隊,被國民黨第18軍俘去。結果,十幾天後,他拖了兩挺機槍回來。跟着他一起歸來的,還有四個敵18軍的士兵。

在長途行軍中,有一個“賀龍投彈手”,由於太疲勞倒在路旁睡覺了。他醒來時發現到處都是敵人,於是悄悄地摸到村裏,做老鄉的工作。老鄉們一村又一村地掩護他。

當部隊回到陝甘寧邊區後,他獨自走了一千多里路,揹着槍也回來了。

別人問他怎麼回來的,他回答說: “走毛主席的路線回來的!”

王震率部的這一次南征,轉戰八個省,跨越半個中國,行程兩萬餘里,進行300多次戰鬥,歷時兩年,又回到了延安。這次出征後被稱爲“小長征”,而王震手下的那些悍兵卻震撼了四方。

這一支部隊後來在解放戰爭中整編爲第47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