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蘇啓桃

A股市場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但起落間總少不了花樣百出的熱點和概念 。今年以來,大盤迎來一波行情,於是各色熱點不斷,5G、華爲、OLED 、工業大麻、稀土等等概念輪番上演,好不熱鬧。然而,熱點概念股大 漲的效應也引來諸多“戲精”公司,蹭熱點、傍概念,難辨雌雄。

事實上,在過往的諸多熱門概念大漲時,也不乏蹭熱點傍概念的公司, 如今看來多一地雞毛。今天,金融投資報記者就帶你看看昔日那些蹭熱 點的上市公司如今都怎麼樣了。

暴風集團:追趕概念 迷失在風口

說到玩概念,首先想到的是樂視網,但其已經被暫停上市,今天先說步其後塵的暴風集團。

2015年3月,暴風集團登陸創業板,創下上市連續29個一字板記錄之後繼續上揚,股價一度飆升至300元以上,一時風光無限。在資本市場嚐到甜頭的暴風集團,自此開始樂此不疲地追逐風口。

在VR概念最火的2016年前後,暴風集團推出了暴風魔鏡VR眼鏡,還曾一度在低端VR市場有着不錯的佔有率,且在2015年公司極力推進“DT大娛樂戰略”,進行了超過10次的資本動作,打造了文化、視頻、VR、影視等多個概念;樂視內部矛盾激發時,暴風TV又橫空出世進軍電視硬件,暴風CEO馮鑫確定的2020年的預期目標是TV總銷量達到2000萬臺;區塊鏈火了之後,暴風又迎着風口而上,暴風集團高管持股開辦的暴風新影推出“暴風BFC播酷雲”。

儘管每一次站上風口,暴風集團都能引來一波關注,但這些概念基本都淪爲故事和口號,並未給公司業績帶來實質性的貢獻。2018年公司營收11.27億元,同比下降41.25%,淨利潤鉅虧10.9億元,虧損超過了其過去5年的盈利之和。

且隨着時間的拉長,市場資金對公司的概念已經“審美疲勞”,導致公司股價不斷下行。後復權來看,股價從當初高點327.01元下來,5月30日僅收在18.47元,不及當初的零頭。

匹凸匹:“改名之王” 一地雞毛

論蹭熱點傍概念,昔日匹凸匹絕對算得上箇中“好手”。

2015年,互聯網金融大熱,一時成爲A股市場炙手可熱的板塊。當年5月 10日,彼時還叫“多倫股份”的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要做中國首家互 聯網金融上市公司,擬將名稱變更爲“匹凸匹”,且還擬變更經營業務 範圍,將從房地產相關轉向從事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等業務。消息一出 ,匹凸匹股價連續暴漲,9天收出8個漲停板,並實現翻番。

然而,P2P的熱浪並未持續太久,當年年末監管趨嚴,行業由盛轉衰,數 以千計的平臺以破產告終。轉行P2P的匹凸匹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上也未有 進展,次年8月,公司就發佈公告稱擬將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 息服務(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行轉讓。

匹凸匹的一地雞毛還不止於此。2017年年初,公司原實際控制人鮮言也 因涉及信批違規及市場操縱等多宗案件被證監會處以近35億元的鉅額罰 款以及終身禁入市場的措施,公司也因爲2015-2016年連續虧損而被施以 退市風險警示。到了2017年7月,匹凸匹又宣佈再度更名“岩石股份”, 目前公司簡稱是“ST岩石”。

紫鑫藥業:蹭熱點上癮 被監管盯上

如果說“匹凸匹”是鮮言操縱市場而故意蹭熱點,那麼紫鑫藥業則一直 在玩概念的路上。

紫鑫藥業首次嘗試蹭熱點開始於2010年。彼時吉林省政府推出了人蔘產 業振興規劃,並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將人蔘產業的產值由現在的一百多 億做到一千多億元,於是在吉林省政府的重點扶持下,公司開始大舉進 軍人蔘產業。因爲人蔘概念,當時公司股價一度翻了兩番。

嚐到甜頭的紫鑫藥業,玩概念愈加激進。2013年,基因測序概念異軍突 起,公司於當年6月公告擬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共同開發基 因測序儀項目,並在隨後兩年不時發佈相關公告刺激一下,公司股價亦 水漲船高。到了2018年9月6日,紫鑫藥業再沾上區塊鏈熱門概念,公司 公告稱將與鏈火信息合作促進區塊鏈與大健康領域的科學研究。

進入2019年,紫鑫藥業蹭熱點的水平已經爐火純青,搭上了今年來最火 熱的概念之一——大麻概念。

然而,連續各種沾熱點的紫鑫藥業業績並不好看,2018年淨利潤大降 53.1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7.67億元且連續三年爲負。公 司當初高調進入的基因測序現在看來貢獻甚微,而區塊鏈業務則在2018 年年報中再未提及。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每一次宣佈沾上熱點,就會收到深交所問詢函,明顯在監管眼裏,疑問衆多。

羣興玩具:以轉型之名玩概念 玩到員工僅剩17人

同樣喜歡站在風口“搞事情”的還有羣興玩具。自2014年以來,其先後 在手遊、核能、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科創板等熱門概念上做文章,只 是多年下來,所謂的轉型仍未成功。

羣興玩具,主營各類電子塑膠玩具,2011年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之 後公司業績逐漸走下坡路,於是2014年開始,公司執着的開始轉型之路 。當年7月,公司公告擬以14.4億元收購手遊公司星創互聯100%股權,但 在2015年2月證監會以星創互聯未來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爲由,不 予覈准該重組。然後在2015年12月,公司重振旗鼓,宣佈擬以16億元全 資收購三洲核能100%股權,但沒過多久公司便稱交易時機不成熟終止重 組。2017年3月,公司又換了轉型方向,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以29億元 的價格收購時空能源100%股權,擬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但當年9月再度 宣佈終止重組。又過了3個月,2017年12月,公司又公告擬將1.4億股轉 讓給從事磷礦開採加工業務的貴州開磷,轉讓成功後,將導致實際控制 人變更,後因該方案未能獲得貴州國資委事前批准而終止。

4次重組4次失敗的羣興玩具並未氣餒,因爲每一次宣佈轉型熱點領域均 能引發股價大漲。2018年11月4日公司再度公告稱,控股股東羣興投資擬 將1.18億股票、5800萬股票表決權分別轉讓、委託給王叄壽實際控制的 深圳星河、北京九連環,轉讓價格共計7億元。另外,羣興投資將其持有 的上市公司5800萬股股票表決權無償、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成都星河行使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爲成都星河,實際控制人變更爲王叄壽。 而王叄壽是大數據獨角獸九次方的創始人和實控人,公司直接蹭上大數 據概念,股票連續收6個漲停板。到了今年2月27日,公司發佈關於公司 轉型升級的公告稱,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科技創新號召,圍繞中國科技 創新產業鏈服務商這一定位,持續推進四大科創戰略:科創橋頭堡戰略+ 科創領航鯨戰略+科創孵化投資併購基金+星河夢工場,又沾上科創板熱 點。

然而,以轉型之名蹭熱點的羣興玩具,除了每一次股價跟隨上漲之外, 業績已經一塌糊塗。公司上市之時,一年的營收爲5億元,員工逾千人, 而到2018年,公司營收僅有1904.56萬元,員工17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