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位於中國以北、俄羅斯聯邦以南,是一個地處亞洲的內陸國家。蒙古國屬於亞洲典型蒙古人種。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紀末,被納入清朝統治範圍。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宣佈“獨立”,沙俄以蒙古保護者自居。

1921年2月3日,溫甘倫的部隊擊潰了中國駐軍,佔領了庫倫,扶植第八世哲布尊丹巴重新登上了“蒙古皇帝”的寶座,成立了所謂的“自治政府”。7月10日,在庫倫以哲布尊丹巴爲皇帝的蒙古君主立憲政府正式成立並宣佈獨立。

蒙古國獨立以來長期處於蘇聯沙統治,後來徹底放棄傳統蒙古文字,編出了富有殖民色彩的文字。蒙古國的國土面積爲156.65萬平方公里,多爲山地。

蒙古國經濟以畜牧業和採礦業爲主,2017年年底,蒙古國牲畜頭數達到歷史上最高的6620萬頭只,牲畜的提高對牧場造成了破壞,草原荒漠化嚴峻。

根據蒙古國有關部門統計,近40餘年,國土面積的42.5%已經不同程度地荒漠化。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長,在蒙古國的許多地方,已經很難見到綠洲。

植被被破壞,降雨和降雪減少,土地沙漠化,這一切讓蒙古國經濟困難重重,不僅經濟提不上來,還面臨着沙漠化的局面。

國土荒漠化也對人們的飲水造成了影響,再加上很多蒙古包區缺少公共設施,沒有通自來水,很多居民面臨着飲水困難。

現在的蒙古國只剩下28%的土地面積可以生存,而且這僅剩的28%也將在70年後消失。也就是說蒙古國現在還沒想着去治理沙漠化的話,很有可能將在70年後,全國上下的人都要移民。

近十年來,隨着蒙古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牧民們爲了獲得更多機會而向城市聚攏,這一現象在首都烏蘭巴托尤爲明顯。

蒙古國獨立時人口約300萬,面對昔日家園沙漠化卻束手無策,人口也是隻減不增。經濟落後、工業基礎薄弱、生態環境破壞、荒漠化嚴重、基礎建設不足,其國民經濟的基礎一直是畜牧業。畜牧業破壞生態,人們只能是沙子進一點點,人們就往裏移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