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每每唱起這首歌,我都心情激動,感慨萬分。我雖已轉業多年,但不論幹啥,穿不穿軍裝,始終是一個兵。

    我生在山西省襄垣縣山區的一個小山村,由於家境貧窮,沒進過學堂,從小給富人家放羊、打短工。爲了在解放全中國的過程中貢獻一份力,作爲家中唯一的兒子,我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我所在的部隊是華北軍區炮兵旅,旅長趙章成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戰士們欽佩的神炮手。我所在的連有六門炮,都是單一的美式“105榴彈炮”,是當時技術含量較高的一種炮。

老兵回憶:“105榴彈炮”伴我參加解放臨汾戰役

位於包頭市北方兵器城中的DWA01型105毫米馱載榴彈炮樣炮。

這種炮型體積較大,看起來笨重,人推不動,靠汽車牽引。操持這種炮的戰士大部分是國民黨炮兵學校畢業的起義投誠人員。他們有知識、有文化、懂技術、會操作,是科班出身。我個子高、身體壯、力氣大,還勤學肯練,很快就掌握了“105榴彈炮”的操作要領。

    1948年3月7日,我所在的炮兵旅奉命參加瞭解放臨汾的戰役。我們白天挖工事,晚上站崗守陣地,維修炮、運炮彈、裝炮彈,每件事都認真去辦,不敢有一點馬虎。指揮員一聲令下,炮聲齊鳴,每發炮彈都要準確打中敵人要害。

    當兄弟部隊在我們的炮聲中吹響衝鋒號時,我們感到非常痛快。當時,由於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我們的後勤工作很難保障。艱苦時,我們每天只喫兩頓飯,打了勝仗才能喫點肉慶祝,但戰士們毫無怨言。當時攻打臨汾的口號是:“攻下臨汾城,活捉梁培瑛(國民黨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中將,當時是國民黨駐守臨汾的最高長官)。”

    臨汾攻堅戰,歷時70天,我們打得敵人狼狽不堪,人仰馬翻,死傷大半,四處逃竄。這次戰役,共殲敵兩萬七千餘人,活捉了梁培瑛。黨中央向徐向前總指揮及前線戰士致電祝賀,我們炮兵旅也受到了嘉獎。

    之後,我隨部隊轉戰,先後參加瞭解放晉中、攻打太原等戰役。每次戰鬥,我們都打出了威風,立下了戰功。每當回憶起自己親手操作發射的一發發炮彈,我總是興奮不已。

    解放後,我隨部隊南下,在雲南省蒙自、開遠一帶的十四軍通訊站駐守。1978年,我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襄垣。遺憾的是,當時父母已經過世。

    1978年,我把唯一的兒子送到部隊。2005年,我又把唯一的孫子送去參軍,在解放軍這所大熔爐裏接受鍛鍊。他們續寫了我的當兵情緣。 趙富林(長治市委老幹部局推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