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京東(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 )發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



2018年第一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爲15.249億元人民幣(約2.431億美元),去年同期爲2.988億元人民幣。


看起來京東這一季度表現不錯,真的是這樣嗎?


GMV


本季度京東GMV爲330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加30.4%。但實際上,京東的GMV並不具有足夠的決策參考價值。虎嗅文章《京東九年經營虧損188億,如何“大變活人”》指出,2017年Q3起,京東對GMV統計口徑作出重大調整。根據現有數據,新法GMV大約相當於舊法GMV的140%。


營收



京東2018 Q1營收爲100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3.1%,但從整個增速走勢來看,京東這一季度的增速爲近兩年的歷史最低。


毛利



京東本季度毛利142億元,和上季度基本持平,同比增長30.8%。毛利率14.1%,稍低於去年同期的14.4%,但相比上一季度還是有較大的回升。


費用



首先是履約費用,主要包括採購、倉儲、交付、客戶服務和支付處理費用。本季度履約費用爲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9.3%,佔營收的7.2%,高於去年同期的6.8%。


營銷費用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了24.7%,佔總營收的3.5%。


技術研發費用爲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87.2%,財報中表示這是持續投資於頂級研發人才和技術基礎設施的結果。技術研發也成爲今年一季度公司在各項成本支出中增幅最高的項目。


一般行政費用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6.5%,佔營收比爲1.1%。


總體來看,京東2018 Q1的費用佔營收比爲14.1%,  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3.5%。


用戶數量



京東對其用戶數量的計算方法是統計相應日期前12個月內進行至少進行一次購買行爲的賬戶,至本季度,京東用戶數量3億人,同比增長27.6%,環比增長3.2%。


存貨



本季度京東的存貨週轉天數爲37.2天,存貨金額362億元人民幣,雖然環比減少13.3%,但同比增加34.6%,與營收增長幅度基本持平。


淨利潤、經營利潤


這個數據可能是這份財報最大的亮點了。


但從第一季度淨利潤爲15.249億元人民幣,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達到10.474億元人民幣,創下了單季度盈利的新高,並實現連續八個季度的盈利。


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京東的本季的經營利潤只有443.1萬元,遠低於6.6億元。而15億的淨利潤,基本上是來自於投資收益和其他收入。



對於其他收入,京東財報的解釋如下:


The company adopted the new financial instruments accounting standard on January 1, 2018 and approximately RMB1.2 billion of accumulate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for the available-for-sale equity securities that existed as of December 31, 2017 was reclassified into retained earnings upon the initial adoption. After the adoption of thi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 the company will measure its long-term investments other than equity method investments at fair value with gains or losses recorded through the income statements, which could vary significantly from quarter to quarter. The impact of applying this new standard for the three months ended March 31, 2018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RMB1.6 billion in Others, net. 


簡而言之,新的會計標準讓經濟賬面上增加了16億元的淨額。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不知道投資人怎麼看。截止發稿,京東股價下跌3%左右。以上就是京東Q1財報的一些主要數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