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就是海綿,陶瓷就是陶瓷,這”海綿陶瓷“是個什麼東西呢?

大家別急,給大家看張圖片。

這位技術人員兩個手指所捏着的白色物質,其實就是本文要說的“海綿陶瓷”。

新聞是這樣說的:

新華社4月27日電:一個由中國科學家率領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超輕質新型陶瓷材料,不僅具備傳統陶瓷材料耐高溫、隔熱好等優點,而且如同海綿一樣富有柔性和彈性,有望應用於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

中國東華大學紡織材料學研究員丁彬對新華社記者說,與傳統陶瓷氣凝膠的珠鏈狀納米顆粒結構不同,新材料在纖維冷凍成型技術的作用下,具有獨特的纖維狀腔壁結構。

丁彬介紹說,這些纖維狀腔壁包含大量尺寸爲100納米到1微米的網孔,其中陶瓷纖維緊密粘結,在外力作用下可快速形變和復原。

研究團隊發現,纖維狀的陶瓷結構中,纖維直徑爲200納米,在1100攝氏度高溫下仍可壓縮回彈;經過多達500次壓縮後,塑性形變僅爲12%。

此外,這種新型陶瓷的重量顯著降低,最低密度可達每立方厘米0.15毫克;而且具有超高孔隙率和曲折網孔通道,可減少熱對流效應,隔熱性能優異。

丁彬還說,這種新型陶瓷未來可用於開發電磁屏蔽材料、柔性電子器件、生物組織工程支架和高性能催化劑載體等。

有點軍事敏感度的軍迷馬上就會對丁彬研究員所說的用於開發電磁屏蔽材料啊,用於航空航天啊這些關鍵詞超級感興趣。

因爲這種海綿材料的變形性能良好,而且耐高溫的超強特性,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嬌子認爲這種材料一定會被運用於中國目前正在大力研發的渦扇-15和渦扇-20矢量發動機。

因爲這種材料的可變性能力,是中國目前正在研發的渦扇-15和渦扇-20矢量發動機噴口材料的不二之選。

而且,因爲這種材料的耐高溫特性,將進一步降低我國隱身飛機矢量發動機的紅外特徵。

而這恐怕是這種“新型陶瓷材料”對中國軍事工業最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