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秋天,太武帝拓跋燾見歷年來國事平安,這一年又獲豐收,心裏高興,就想檢閱一下軍隊。他率領文武百官來到了離京城不遠的校兵場檢閱禁衛軍。

風調雨順之年,皇帝狩獵卻只能騎駑馬,這位大人這樣說……

校兵場上,槍旗林立,鐵甲鮮亮,禁衛軍將士精神飽滿,英姿颯爽。太武帝下了華麗的座車,在衆臣簇擁下緩緩前行,他看到禁衛軍如此嚴整威武,不免心高氣傲,說道:“看我大魏如此強盛,天下有誰人能奈何我!”

風調雨順之年,皇帝狩獵卻只能騎駑馬,這位大人這樣說……

皇帝金口一開,大臣們隨身附和,跪拜當地,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閱兵儀式很快就結束了,在校兵場的旁邊是一片荒郊原野。有人提議道:“皇上興趣正濃,現時間尚早,何不趁秋熟之際,狩獵一備,盡興而歸。”

風調雨順之年,皇帝狩獵卻只能騎駑馬,這位大人這樣說……

拔跋燾本來意猶未盡,聽到狩獵的建議,正對了心思,當即點了500名禁衛軍圍了個狩獵圈。他帶領百官進圍獵射,當即發現,他們多數是坐車來的,要狩獵,坐騎不夠,總不能徒步射獵吧!拔跋燾當即派軍使回都城,讓留守大臣速發駿馬百匹,以供驅使。

都城離校兵場不遠,軍使去而復返,不消多時就帶來了百匹坐騎,可沒有一匹是駿馬,盡是些老弱病殘的駑馬。

拓跋燾大爲不悅,問道:“今日宮內留守大臣是何人?”

軍使當即報告:“是尚書古弼大人。”

拓跋燾聽是古弼所爲,心中不免有些警覺,便同:“古大人爲何發來這些駑馬?”

軍使回答說:“古大人讓小人託信,他說,這樣做掃了皇上的興致,冒了天威,自知有罪。”

拓跋燾有心想,既知有罪,爲何要這樣做,他讓軍使繼續說下去。軍使說:“古大人擔心邊境狄夷趁我豐收之際,騷擾掠奪,所以要留些駿馬,可以迅速反擊。”

拓跋燾聽了覺得有理,便自己揀了一匹老馬騎了,進人狩獵圈,他人也無話可說,紛紛上馬隨從在旁。

這一場圍獵,收穫頗豐,如何將獵物運回宮中成了大問題。拓跋燾又派軍使去讓古強發一百輛牛車來裝載獵物,軍使一會兒又回來了,可沒有帶來輛牛車, 只帶回了一張表格,表內列舉了京城附近糧食收成的數字。

拓跋燾立即明白了古弼的用意,他對衆官說:“古大人稟報說,今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各地都在搶收糧食入庫,所以調集不到牛車。”

拓跋燾接着說:“諸位想帶些獵物的話,就請自便,餘下的犒勞禁衛軍和施於附近的老百姓。”

聽完了拓跋燾的話,大臣們各自揀了數只獵物馱於馬上,跟隨皇帝回都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