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的苹果大数据杀熟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常言道“人熟为宝”。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种人情社会,相比于陌生人,人们更愿意相信熟人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但是,在极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驱使下,“熟”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直接获利的吞食目标。而所谓的杀熟,就是指不择手段地赚取熟人钱财的现象。

最近一段时间的“苹果大数据杀熟”事件,差不多就是这么个道理。

前有网友分享的亲身经历: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后有网友曝光的实际遭遇: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也纷纷吐槽苹果和安卓手机付费价格不一致的现象。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咋一看,苹果用户付的钱确实要比安卓用户多。难道真是因为苹果公司从中作梗,欺负我们这些消费者们?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昨日,苹果公司正式对此事做出了回应。苹果官方承认自己确实对APP内的虚拟产品收取了30%的抽成,不过,关于产品服务的定价权是100%掌握在开发者手中的。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苹果手机上多付了钱,苹果公司不背这个锅!

此外,苹果还强调了一点。消费者在淘宝、美团、滴滴等平台上购买实物、服务时,他们是不会收取费用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苹果比安卓收费贵,完全是APP开发商自作主张定的价格。而当消费者在APP内购买如点卡、订阅服务、游戏币等虚拟商品时,苹果会对开发者进行30%的抽成。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其实关于苹果公司30%的抽成,自从乔布斯时代起就开始执行了。2016年的开发者大会之后,苹果调整了App Store的抽成规则:对于一次性收费的服务,苹果和开发者仍然按照3:7的比例进行分成;对于连续订阅(如开通会员)的服务,苹果在第一年会抽30%,第二年开始则降至15%(不过许多企业并没有就此减少消费者的支付费用)。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不过客观说来,苹果的抽成比例实在是高,因此也导致了部分开发商为了多赚钱,将这笔费用嫁接到消费者头上,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用户在苹果手机上要支付更多的费用的原因了。而从2017财年的财报看来,苹果仅仅通过卖服务就有299.8亿美元的收入,这其中有多少消费者当了冤大头呢?

刚刚,苹果回应了!大数据杀熟,这锅他们不背!

不知道为什么在苹果公司和软件开发商的博弈中,受伤的总是我们这些消费者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