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時來了一位70多歲的老人,面容痛苦,情緒焦慮,楊永俊主任認真詢問病史,原來是老人前一天喫棗糕時把棗核也喫了進去,開始沒在意,在家試着用水、饅頭進行吞嚥,想減輕不適感,沒想到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因患者年齡較大且症狀較重,建議患者住院治療。

入院後對老人完善檢查,立即行胸部CT,可見到一個橢圓形高密度影橫臥於食管中,大約在第一、二胸椎之間對應的食管處,其旁可見一大血管,棗核兩端銳利,隨着滯留的時間越來越長,隨時可能出現移位、穿孔、大出血、感染等嚴重情況。

消化科楊永俊主任立即組織討論,制定異物取出方案以及可能出現意外情況的應對措施,並與患者家屬做好溝通後急診行胃鏡檢查,在進鏡約20公分處可見一食團包裹的棗核,嵌頓較深,應用異物鉗夾住後不易鬆動,在楊永俊主任的指導下,杜鑫醫生與郝文君護士配合先夾取棗核的一端,小心地將其從食管壁中移出,立即將尖端置於透明帽中防止食管劃傷,往外提拉後另一端順勢拔出,取出棗核大約有2.5cm。

溫馨提示

大家進食食物時一定要細嚼慢嚥,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儘量食用易消化,細軟食物,如果一旦發生食物嵌頓,應立即就醫,不要擅自再次進食試圖將異物嚥下,這樣很容易引起食管穿孔、出血和感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