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古裏發怒,以色列王牌旅致敗​1973年的10月6日,埃及乘以色列正在過贖罪節之機,一舉突破了以軍苦心經營多年的“巴列夫防線”。埃軍5個師1個旅8萬多人渡過蘇伊士運河,向前推進了3~4公里。以色列被連連失利所激怒,決心孤注一擲,把190裝甲旅調來參加戰鬥。

190旅是以色列的“王牌旅”,裝備有120輛“M—60”型坦克,戰鬥力很強,是準備用在節骨眼上的一支機動力量。
亞古裏發怒,以色列王牌旅致敗

10月8日這天,190旅旅長阿薩夫•亞古裏上校受領了破壞菲爾丹橋,阻止埃軍繼續向前推進的任務後,立即命令部45公里的速度向菲爾丹橋目標前進”。

說來也巧,這一進攻命令被埃及破譯了,埃軍根據以軍的動向,即以第2步兵師在以軍前進的途中伏擊該旅。師長阿布•薩德首先把伏擊陣地選在道路兩側,利用沙丘進行僞裝隱蔽,並構築射擊掩體。擔任伏擊的部隊,攜帶蘇制“薩格爾”式單兵反坦克導彈和蘇制40火箭筒。反坦克導彈在當時是一種較先進的武器,它既可由單兵攜帶,又可安裝在車上發射,戰鬥重量只有24公斤,操作方便,射程500米~3000米,破甲厚度達40公分,是埃軍進行反坦克作戰的有力武器。
亞古裏發怒,以色列王牌旅致敗

亞古裏上校在沒有派出偵察的情況下揮兵疾進。亞古裏上校認爲自己的部隊是“王牌”,裝備好,訓練有素,根本不把埃軍放在眼裏,不想正中了埃軍的圈套。

此時埃軍佈置的反坦克火器,在數量上有着10:1的絕對優勢,加之有預設陣地作依託,以逸待勞,正在等待着亞古裏上校的坦克旅的到來。 190旅一路急如星火,一頭撞入埃軍第2步兵師1個營伏擊陣地。亞古裏先後從不同方向發起了3次攻擊,每次出動1個坦克連的兵力,但都被擊退,35輛坦克被擊毀擊傷。他感到丟了 “王牌旅”的面子,哪裏還能冷靜地分析戰局?盛怒之下,竟將剩餘的85輛坦克,全部投入向埃軍進攻,一心決一雌雄。埃軍根據190旅缺乏炮兵和航空兵支持以及受挫急躁的弱點,主動撤出先頭營,佯裝敗退,誘敵深入伏擊區。

亞古裏上校被“王牌旅”的稱呼搞得飄飄然,似乎只有打勝仗才合乎邏輯。埃軍先給他個下馬威,一下子打掉35輛坦克,而後佯裝敗退。激怒了的亞古裏,血湧腦門,不顧一切地向前追擊,全部坦克高速開進。突然一聲爆炸,以軍坦克被擊毀一輛,接着埃軍各種火器齊射,同一時間對同一目標發射3至4枚導彈,平均每分鐘有85發反坦克導彈飛向以軍坦克。亞古裏的部隊成一線擺在一條柏油路上,一個個成了活靶子,跑又跑不掉。埃軍都在工事裏,打又打不着,亞古裏甚至根本來不及調整部署,戰鬥就結束了。
亞古裏發怒,以色列王牌旅致敗

激戰20多分鐘,號稱“王牌”部隊的190旅就被埃軍全部殲滅,旅長亞古裏上校被俘。消息傳出,以色列朝野十分震驚,從此再不敢小視埃及陸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