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不同基質和生根粉濃度對西番蓮扦插苗的影響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學院青年基金重點項目(黔科院J合字[2016]2號);貴州省科學院院長基金項目(黔科院字[2016]6號)資助。

紫果西番蓮.也稱百香果,原產南美洲的巴西至阿根廷一帶,我國臺灣、廣東、福建、廣西等地有引種栽培。西番蓮花形奇特,色彩豔麗,花果期較長,極具觀賞價值。果實有165種化合物,富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類胡蘿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硒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具有“水果之王”的美譽[3-4]。其根、莖、葉均可入藥,有消炎止痛、活血強身、降脂降壓等療效,具有極大的開發應用價值[吉山花瑤]。

目前貴州省西番蓮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在貴州省政府和各科研院所的大力推動下,即將實現西番蓮的“裂變計劃”。這就導致了西番蓮苗木供不應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番蓮的種植規模。因此,西番蓮的種苗繁育成了現階段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西番蓮育苗除採用種子播種外,扦插是一種重要的繁育方式。爲了更好地提高西番蓮扦插苗的質量和成活率,本研究採用不同基質和不同生根粉濃度,探討了其對西番蓮扦插苗成活率、生物學特性和生物量的影響,爲其在貴州地區大量擴繁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西番蓮插條選自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光明村“喀斯特山地高效特色藤本植物產學研基地”的紫香1號,選擇優良單株當年春夏季開花結果的半木質化長勢粗壯的健康枝條,將選好的不帶病毒的西番蓮穗條截成15~20cm長段,每段保留芽1~2個,留半片葉,剪去卷鬚。切口爲上平下斜,上端在芽節上方約1cm 處截平,下端在芽節下約1cm 處剪成光滑斜面,每50條捆成一捆,共18捆。生根粉爲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工業科技園生產的高純生根粉。

1.2 方法

本試驗在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喀斯特山地高效特色藤本植物產學研基地”大棚進行。配製2種基質,即黃壤、黃壤∶有機肥=1∶0.05,過2~4cm 篩的砂壤性黃壤、有機肥進行配製,加入少量多菌靈殺菌,混勻,鋪成寬50cm、長80cm的廂面,澆透水;3種生根粉濃度,即0(清水)、100和200mg/L,進行正交試驗,共6個處理,每處理重複3次,共18個小區。每小區扦插穗條50條,面積3 800cm2。

扦插方法:2016年10月進行扦插。把除去枯枝落葉、根系及石塊且過2~4cm 篩的純黃壤放入3個大盆中,分別加入多菌靈5 000~10 000倍液和水混勻成黏稠狀,分別加入生根粉0、100和200mg/L,混勻,把捆好的健壯穗條下端放入盆中3~5min,使穗條下端充分粘上黏稠狀物質,則打漿完成。

扦插行間距爲10cm×10cm,扦插深度爲扦插苗長的1/4~1/2,扦插過程中用木棒引洞扦插,防止破壞穗條表皮;同時不能破壞隱芽,插後用手將插孔四周土壤按實與插條緊密結合。扦插完後要及時澆透水,目的是使插穗與基質緊密接觸。

管理:扦插後,爲了保持較好的生長,大棚溫度必須控制在20~25 ℃,溼度達到80%以上,待西番蓮長出愈傷組織後(扦插後1個月),溼度降低至60%~80%。待扦插穗條長出根後,用0.2%~0.4%尿素、磷酸二氫鉀或三元複合肥葉面施肥,每10d一次,加快扦插苗生長。

2017年3月採集樣品,每小區重複3次,每次抽樣5株,分別測定根長,根數,莖長,葉片大小,葉片數,根、莖、葉質量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扦插苗成活率和葉片、根系的影響不同基質配比條件下,扦插苗的成活率表現出顯著性差異,黃壤∶有機肥=1∶0.05時西番蓮扦插苗的成活率高,平均達到87.2%;不同濃度生根粉處理,高濃度生根粉(200mg/L)比低濃度生根粉(100、0mg/L)扦插苗成活率高;黃壤基質中,生根粉200mg/L處理成活率分別比生根粉0、100mg/L處理提高13.8%和8.3%;黃壤∶有機肥=1∶0.05基質中,生根粉200mg/L處理成活率分別比生根粉0、100mg/L處理提高12.7%和8.1%。黃壤∶有機肥=1∶0.05處理的扦插苗主根長、主根數、側根長、側根數、側枝長、葉長、葉寬和葉片數均比純黃壤處理表現更好,尤其是側根數和側枝長表現最明顯,分別是純黃壤處理的1.7倍和2.4倍。不同濃度生根粉處理,兩種基質的扦插苗主根長、主根數、側根數、葉長和葉寬均表現爲生根粉200mg/L處理>100mg/L>0mg/L(見表1)。

表1 不同基質和生根粉處理西番蓮扦插苗的成活率和生物學特性比較

基金項目:不同基質和生根粉濃度對西番蓮扦插苗的影響

注:不同大寫字母間表示不同基質之間的顯著性差異,p=0.01;不同小寫字母間表示不同生根粉濃度之間

表2 不同基質和生根粉處理對西番蓮扦插苗生物量的影響

基金項目:不同基質和生根粉濃度對西番蓮扦插苗的影響

2.2 對扦插苗生物量的影響

黃壤∶有機肥=1∶0.05處理扦插苗整個植株及根、莖、葉生物量較大,分別比純黃壤條件下重4.4、0.5、1.1和2.8g;不同濃度生根粉處理中,200mg/L處理的整個植株及根、莖、葉生長最旺盛、生物量最大(見表2)

3 結論與討論

西番蓮扦插育苗技術由於其攜帶病毒少、繁殖快、繁殖量大、成本低而作爲一種重要的無性繁殖方式。西番蓮扦插苗的成活率和成活苗的質量除了與扦插穗條本身的生理狀況有關外,還受到外界環境條件(溫度、光照、水分、基質、生根粉等)的影響。西番蓮扦插基質作爲主要的因子之一,其透氣性、透水性、養分含量、保水性能等都會影響扦插穗條成活率和成活苗的質量。目前,大多數研究者在果樹、花卉苗木繁殖上都採用河砂、蛭石、珍珠岩、草木灰、黃壤等作爲扦插基質,效果不一。金立敏等[9]不同基質的西番蓮扦插穗條生根試驗時發現:草木灰處理的生根率最高,達90%以上,蛭石的生根率最低,只有37%;仲兆清等[10]研究河砂、河砂+田園土和田園土等3種基質對油茶扦插育苗的影響,發現河砂扦插效果最好。本研究以黃壤、黃壤∶有機肥=1∶0.05作爲西番蓮育苗扦插基質,以黃壤∶有機肥=1∶0.05配比效果最好,成活率達到93%,生物學特性和生物量均較黃壤表現好,主要原因是加入少量有機肥彌補了純黃壤的養分不足。

生根粉是含有促進生根物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扦插繁殖過程中常用於輔助扦插苗生根的物質。本研究發現,不同濃度生根粉處理西番蓮扦插苗成活率、生物學特性及生物量均存在顯著行性差異,其中以200mg/L效果最好,100mg/L次之,0mg/L效果最差。

綜上所述,西番蓮扦插繁殖以黃壤∶有機肥=1∶0.05作爲基質,以生根200mg/L粉處理扦插穗條效果最佳。但是本研究沒有針對不同穗段(上部穗條、中部穗條、下部穗條)進行研究,有待進一步研究。

基金項目:不同基質和生根粉濃度對西番蓮扦插苗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