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任於趙高的大臣都說是馬,而堅決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趙高被人們視作宦官弄權以至亡秦的千古罪人,劉向編寫《戰國策》時直言不諱地說:“秦朝就是因爲太相信趙高這個同姓宦官,才走向衰敗的。

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着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丞相爲什麼駕着一頭鹿呢?”趙高說:“這是一匹馬啊!”二世說:“丞相錯了,把鹿當做馬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啊!(如果)陛下認爲我的話不對,希望(陛下允許我)問一問羣臣。”羣臣之中一半說是鹿,一半說是馬。這時,秦王不相信自己,卻相信奸臣的話。

 

趙高指鹿爲馬是怎麼回事?

 

趙高指鹿爲馬

 

趙高指鹿爲馬

趙高是秦國曆史上比較具有爭議的一個人物,他是秦始皇的好助手,也是始皇帝身邊的紅人;同時,他又是一個奸臣,危害綱紀,迫害良臣,最後將整個大秦帝國覆滅。這樣的一個人面目是可憎的,卻又天資聰穎,在文學和書法上頗有造詣,趙高這個人實在是令人感到驚奇。

 

後世人曾對趙高做出過如此的評價:“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指秦朝滅亡)”而《戰國策》的編者劉向也表達出了類似的觀點:“秦信同姓(即宗室,這裏指趙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國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於行法,不在於信同姓。”看來,這大秦的衰敗除了始皇帝本身的原因外,趙高也要對秦國的衰亡承擔一定的責任。

 

趙高,出生年月不詳,嬴姓,趙氏。趙高是秦國的權臣,在秦始皇時期,他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而在秦二世時,他設計陷害李斯,成功取代了李斯,此時他的身份又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趙高是趙國人,從小天資聰慧喜歡讀書,而且傳聞趙高長得儀表人才。史料記載他體魄高大強壯,武藝非同尋常。趙高本爲宗室遠親,入宮之後成爲宦官。

 

據史料記載,趙高才華出衆,而且書法一流,屬於趙國宗室遠親,多少也算是半個貴族,趙滅之後,他的衆多兄弟都被處於宮刑(也有說其兄弟是戰死的),母親受到了屈辱,趙高也被俘獲,始皇聽說趙高力氣大,還通曉獄法,一看到本人還長得比較端正,便將他提拔出來,就提拔他做了中車府令,趙高便開啓了他在秦國的生活。

 

趙高此人聰慧,善於察言觀色,又會阿諛奉承,把始皇帝伺候得很滿意。而且,趙高不僅會典獄之法,還擅長書法、文學,秦始皇也就對他更加看重,甚至秦二世胡亥,也從小就跟隨着趙高學習典獄之法,後來的丞相李斯,也是經由趙高向秦始皇推薦的。

 

趙高教胡亥習書,也教給了胡亥典獄之法,也爲他日後扶胡亥登基埋下了伏筆。而且,趙高高大威武,精於騎射,是文武兼備,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正因如此,趙高才會在秦始皇身邊主事了二十多年,秦始皇纔會在趙高犯下死罪之後心生憐憫,赦免了他。

 

此後,趙高是秦始皇的心腹,秦始皇走到哪裏都帶着趙高。震驚歷史的“沙丘政變”便是趙高的傑作。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進行五次東巡,左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隨行。小兒子胡亥因對出巡感到好奇和羨慕,請求同去,得到秦始皇的許可。不久,始皇帝染病去世。李斯因擔心各位公子爭奪皇位,導致天下發生變亂,就令祕不發喪。趙高說服李斯改寫詔書,本應該是公子扶蘇立爲太子,結果改爲胡亥擔當。

 

後來,蒙恬和公子扶蘇都被趙高害死。此後,胡亥當政不理朝政,趙高一人把持朝政,於是便出現了“指鹿爲馬”的想象。指鹿爲馬典故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據說,趙高想要謀朝篡位,於是便心生一計試探下大臣,爲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藉故問各位大臣。

 

聽任於趙高的大臣都說是馬,而堅決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迫害致死,從此朝廷再不敢不聽任於趙高,這便是指鹿爲馬的故事。

 

趙高“指鹿爲馬”是爲了殺害秦二世胡亥嗎?

 

趙高作爲秦朝的丞相,卻像太上皇一樣威風,事無大小全由他決斷,連秦二世胡亥也不放在眼裏。一天,趙高趁羣臣上朝,命人牽來一頭鹿獻給胡亥,故意大聲說:“臣進獻一匹馬,供陛下賞玩。”胡亥雖然是出了名的糊塗,但鹿和馬總還是分得清的,不禁失聲笑道:“丞相錯了,這明明是頭鹿,怎麼說是馬呢?”

 

趙高板起臉,環顧左右,問大臣們:“你們說,這是鹿還是馬?”大臣們有的害怕趙高的淫威,低下頭一聲不吭;有的本來就愛溜鬚拍馬,這種好機會哪裏會放過,一連聲地說是馬是馬,還列出了一二三條理由;有的一時沒明白狀況,實話實說:“這哪裏是馬?就是鹿。”

 

糊里糊塗的胡亥見大夥兒意見不一致,竟然認爲自己衝撞了神靈,纔會把馬當成鹿,於是召來太卜算了一卦,太卜糊弄他說:“陛下祭祀時沒有齋戒沐浴,所以纔會這樣啊。”胡亥信以爲真,便在趙高的安排下,藉口齋戒,其實是躲進上林苑打獵玩兒去了。胡亥前腳剛走,趙高便下令,把那些說是鹿的人抓起來殺了。

 

趙高在咸陽城裏作威作福,卻無法制止席捲而來的反秦風暴。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羽、劉邦領導的反秦義軍以更加迅猛的勢頭繼續戰鬥。鉅鹿之戰中,秦軍主力被項羽打敗,元氣大傷。六國舊貴族見機紛紛自立爲王,併力西進。

 

劉邦帶着數萬兵馬迂迴進入武關,爲了早日攻克咸陽,他派人暗中與趙高聯繫,希望趙高能作內應。趙高沒答應,卻從此稱病不上朝,與弟弟趙成和女婿閻樂祕密商議趁亂奪位。

 

一切安排妥當後,趙成便在宮內散佈謠言,謊稱有盜賊,命令閻樂發兵追擊,致使宮內防守空虛。同時,閻樂指使部分親兵化裝成農民軍,將自己的母親劫持起來,暗中送到趙高家中,一邊又率千餘人以追賊爲名衝進望夷宮,逢人便砍,見人放箭。

 

胡亥嚇得目瞪口呆,直到趙成與閻樂走進來,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胡亥想見趙高爲自己求求情,被閻樂一口回絕:“不行!”胡亥仍不死心,哭喪着臉哀求:“那麼,可以給我一個郡王當嗎?萬戶侯也行。”閻樂搖搖頭。胡亥絕望地叫道:“只要保全性命,我情願做平民百姓!”閻樂毫不留情地催促道:“我奉丞相之命,爲天下剷除暴君,你說得再多也沒用,快快自我了斷吧!”胡亥萬般無奈,只好拔出長劍,結束了可憐又可恨的一生。

 

聽說胡亥已死,趙高匆匆趕來,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璽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着自己也有嬴姓趙氏的血統,準備宣佈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以無聲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夢。趙高頓覺天旋地轉,只得臨時改變主意,將玉璽傳給了子嬰。

 

五天後,子嬰誅殺趙高。同年十月,劉邦率兵入關,在位僅46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

 

趙高被人們視作宦官弄權以至亡秦的千古罪人,劉向編寫《戰國策》時直言不諱地說:“秦朝就是因爲太相信趙高這個同姓宦官,才走向衰敗的。”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卻認爲,我們所見到的古代史,經過了歷代不斷地改造重寫,已經不是原汁原味。必須清理歷代的添加,才能還原真相。比如趙高是不是宦官作亂呢?並不能下定論。

 

東漢因爲宦官之禍亡了國,劉向給趙高下的定義恰好迎合了當時人們痛恨宦官的心情,大家都願意傳佈亡國禍首都是宦官的流言。唐代又是宦官專權亂政;明代,宦官之禍愈演愈烈;到了清末,大太監李蓮英在慈禧宮中肆意擅權,人們對宦官的痛恨無以復加。就這樣,曲解的歷史一直被作爲正史,流傳到今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