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刁覺民 ‖ 金堂有座真多觀【方誌四川•歷史文化】刁覺民 ‖ 金堂有座真多觀

金堂金山公園北門外,有一座保存至今、佈道約兩千餘年的道教場所,因蜀中神仙李八百之胞妹李真多在這裏佈道成仙,故其名曰真多觀。

傳說,李八百(俗名李脫)早年在金堂山中修行時,李真多也在不遠處的另一座山上修道。哥哥遍訪名山大川修道煉丹,“三度學仙於此”,妹妹往返於什邡與浮山之間救苦助人。數百年後兄妹倆雙雙在金堂山中得道成仙。後人將哥哥修道的山稱之爲三學山,煉丹之所稱之爲 “金堂”, 妹妹成仙的地方叫真多山和真多觀。

走在金山公園北門外的林蔭道上,真多山和真多觀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剛落成的真多觀在繁華的都市裏格外顯眼,高大雄偉的殿宇內雖還殘存着施工的痕跡,但破敗雜亂的破廟已煥然一新。拾級而上,綠廕庇日,進得山門,靈官殿裏的王靈官護法神,威嚴霸氣,雙目俯視着每一位前來拜謁的信衆。後面層層升高的龍王殿、真多殿、天師殿裏供奉着各自神像,面容各異,莊嚴肅穆。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刁覺民 ‖ 金堂有座真多觀

兩次拜謁道觀,時間不巧,道長楊三善應邀參加江蘇“2019年全國道教界中青年骨幹人士培訓會”去了。在慈航殿門口,我與道觀裏95後的道長李天文(法名李高真)相遇。李道長天賦極佳,聰明而極具慧根,入道兩年來將道觀歷史梳理得一清二楚。在他的陪同和介紹下,我們對剛竣工的一期道觀建築瀏覽了一遍。李道長告訴我,真多觀位於金堂趙鎮觀嶺大道金山公園北門外的普度山上,即古時所稱的真多山。五年前,新任住持楊道長在原龍王廟的基礎開始恢復、申報,於2013年9月25日正式被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爲“固定場所”,恢復原來道觀名稱——“真多觀”。2015年11月,楊道長逐步對道觀建築進行整體規劃、修復,2019年4月一期工程竣工,現正在恢復附屬設施,塑造各大殿內的神像。特別對各大殿內的神像造像,聘請國內最具代表性、被列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陝西傳統工藝製作人,採取純手工技藝進行塑像。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刁覺民 ‖ 金堂有座真多觀

修復後的真多觀佔地面積約6畝,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坐東南向西北沿中軸線佈列,前爲靈官殿,後爲真多殿、天師殿。三座大殿主祀王靈官、李真多和張天師。在真多殿左祀龍王爺,右祀藥王爺,在天師殿建有慈航殿和財神殿配殿。三座大殿層層拔高,莊嚴肅穆,飛檐企天。在中軸線兩邊還建有齋房、工作場所等。目前,常住道教教職人員6名,信衆來自成都及周邊青白江、廣漢等地。

在龍王殿殿前,李道長指着山門外的山脊說,古代這一帶山脈叫真多山,這一片地方叫西海,綿陽的江油叫東海,也就是《西遊記》裏哪吒大鬧東海的地方。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李隆基避亂幸蜀,前往三學寺觀聖燈時途經此地,正遇洪水肆虐,浮屍遍野,逃生的民衆紛紛跑上真多山上避險。唐玄宗見此情形,遂拔皇銀於當地在山上修建龍王廟以鎮水患,從此,真多觀改爲龍王廟。

前蜀尚書、唐代高道,被敕封爲 “傳真天師”的杜光庭在《集仙錄》也曾有這樣記載:李真多,蜀中神仙李八百之妹。周穆王時,李八百在昌利山修道,其妹在不遠處的浮山修道。每到洪水季節這裏一片汪洋,整座山似浮在水面的孤山,所以又稱爲浮山。幾百年間,一位年青貌美的女子,其貌“神氣莊肅,風骨英偉”,往返於什邡與浮山之間,助人救苦,“太上老君與玄古三師,降而度之,授以飛昇之道。”這位美麗的女子就是李真多,她修道成仙的這座山便得名真多山。楊升庵在其《蜀志補罅》裏記載更爲傳奇,說她在真多山偶得人形茯苓娃娃,偷喫成仙。《蜀中廣記》《山海經》也載有,真多治有靈山、神藥。

真多山又叫普度山。《明一統志》和《大清一統志》記載,萬安山在城北十五里,洪水時棲其上者萬人,俱得免,因名。清代,金堂建制有萬安鄉,其名,因此山而得之。

在三清殿前,李道長把我介紹給道觀裏的老道長杜三珍杜婆婆。杜道長俗名叫杜華珍,出生淮口同興壩子,出嫁至青白江仁和鄉,兒女成人後便入道觀修行,在真多觀四十餘年。92歲的杜婆婆每天除修行之外,還下地種菜、掃地等幹些雜活,思路十分清晰,記憶力極強。她說,川西地區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金堂自古就設有道教場所。漢代,張道陵張天師在蜀創教設“二十四治”時,中八治(“昌利治”)和上八治(“真多治”)就設在金堂境內。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刁覺民 ‖ 金堂有座真多觀

昔日的真多觀(圖片由道觀提供)

第三次入觀,正遇修行的真多觀道長楊三善師傅。他詳盡地介紹了道觀歷史。他說,今天的三學山古稱昌利山,即“昌利治”所在地,李八百就在昌利治山上修道煉丹,唐代時山上有“昌利觀”。我們這裏的真多山,現在叫普度山,古時叫古浮山、地肺山,山上有真多觀,就是現在這個位置,過去叫龍王廟,我來道觀後開始恢復成古時的名稱真多觀。現在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打算在二期時恢復三清殿。目前,每逢道觀法會日,如農曆二月十五的老君會,二月十九、六月十五、九月十五的慈航會等,來自成都及周邊的信衆絡繹不絕,熱門非凡。

告別真多觀,我的腦海中突然出現著名詩人流沙河先生描繪自己家鄉的詩句:“綠波迴環三面,半島臨深潭,水上飄來打魚船,白鷗點點。歲晚花發,遍照十里山川,家住這裏,也就成了神仙。”近年來,金堂不斷構建金堂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玉皇山養生谷、三學山棲賢梨花溝旅遊風景區等龍泉山脈城市森林公園。

這一切,是否與李八百兄妹在這裏修道成仙有關?!

【注】

主要參見書目:《古籍掘金》,孫成君編著,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刁覺民,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會員,成都市歷史學會會員,金堂文史特邀研究員,金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評審小組成員,《天府邊城·五鳳溪》報執行主編。

來源: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文/圖:刁覺民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爲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誌四川”,ID:scsdfz。

投稿郵箱:地情文章:[email protected];工作信息:[email protected];《巴蜀史志》雜誌:[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