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畢加索《拿花籃的女孩》1.1億美元拍出,洛克菲勒珍藏拍賣

  紐約當地時間5月8日晚(北京時間5月9日上午),佩吉及大衛 洛克菲勒夫婦(Peggy and David Rockefeller)珍藏系列拍賣於位於紐約洛克菲勒廣場的佳士得拍賣大廳舉行。當晚舉行的“佩吉及大衛 洛克菲勒夫婦珍藏:十九及二十世紀”拍中,畢加索《拿着花籃的女孩》超越預期以1.1億美元成交。備受關注的馬蒂斯的《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莫奈的《綻放的睡蓮》、高更《海浪》分別以8075萬美元、8468萬美元、3518萬美元落錘。

預展現場畢加索《拿着花籃的女孩》

據悉,此次佳士得呈現的洛克菲勒家族拍賣包括多個藝術品類的逾2,000件作品,拍賣將分爲6場進行,持續至當地時間5月10日晚。拍賣所得將全數用於慈善事業,捐贈給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哈佛大學、洛克菲勒大學在內的多家機構。

截止“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發稿,畢加索《拿着花籃的女孩》拍出了1.15062美元,或爲全場最高價,畫面中女孩手中的花朵,暗示她脆弱的存在,作爲一個流浪兒爲生存而掙扎在蒙馬特街上。年輕女孩在畢加索玫瑰時期的繪畫中佔有突出的地位。畢加索在1906年使用的素描本中,有一個年輕女孩的鋼筆草圖,穿着白色長裙,手捧一束鮮花。這幅畫很可能是這幅作品最初的草圖。在最終的作品中,她的籃子裏裝着紅色的罌粟花,象徵着麪包和葡萄酒,象徵着基督在聖餐聖禮上的身體和血液。畢加索的新古典主義表現在樸素、簡化的曲線上,用最少的造型和細節呈現出來,與更細緻的現實的處理相比,他特別賦予了人物獨特的表情。

畢加索《拿着花籃的女孩》1905年,成交價格:115,062,500美元

莫奈&馬蒂斯,失意與得志之間,作品爲之記憶

1883年,莫奈與家人移居到位於巴黎西北部的吉維尼。三年後,他買下了居所附近的一塊土地,並向當地部門申請挖掘池塘,希望能爲他帶來創作靈感。他在申請文件中特別指出這個池塘將會“作觀賞用途,以及爲畫作提供創作題材”。

但莫奈並沒有立刻着手繪畫睡蓮。“我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領略眼前風景的魅力。”他解釋道,“然後,突然間我的眼前一亮——我的池塘是多麼美妙啊——隨後便伸手拿起了調色板。自此,我幾乎沒有再畫過其他題材。”在1904至1909年間,莫奈幾乎毫無間斷地創作,創作了60多幅有關這個水上花園的畫作,並獲得了各方讚譽。然而,此後他的妻子和長子的相繼離世,一隻眼睛患上了白內障,以及一場洪水破壞了他珍愛的花園,這一切令他深感痛心。他曾在1911年悲慟地表示:“我決定就此和我的色彩作別。”

莫奈,《綻放的睡蓮》,約1914-1917年,成交價格:84,687,500美元

直至1914年的春天,莫奈才漸漸擺脫了絕望的心情。一個完成“睡蓮全景”系列的幾乎推動他在去世前的數月完成了這批共22幅的巨型畫作,將它們贈予法國政府。此次洛克菲勒家族藏品中《綻放的睡蓮》正是該系列初期的作品。

如果說莫奈的早期睡蓮作品筆觸相對含蓄細膩,那麼這些後期的作品則捨棄了傳統的潤飾手法,改用更隨性及富有表現力的筆觸,營造出一種“迫切”的感覺。也被認爲是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對戰爭的回應。

莫奈,《拉瓦古的塞納河》,1879年,成交價格:15,837,500美元

同場拍賣的還有1958年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收藏的莫奈的第一幅作品——創作於1879年盛夏的《拉瓦古的塞納河》。此幅作品雖然表達的是盛夏時節,背後卻是人生低谷時期的莫奈——“印象派”創作因爲過於前衛無人問津,貧困中的莫奈還遭遇了夫人的重病與離世,曾經最大的藝術贊助人破產出走,將妻子與六個孩子託付給莫奈。或許,在抑鬱又茫然的生活中,只有大自然才能予畫家一絲美感和心靈慰藉,而這種交織的情緒也使人們在面對畫中粉紫色的雲朵時,生出了陣陣憐愛與長久駐足。

相比莫奈,馬蒂斯1923年創作的《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處於他創作的巔峯期。畫中女子是馬蒂斯最喜愛的模特亨麗葉特 達麗卡賀,她斜躺在馬蒂斯豪華的尼斯畫室裏,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中。

馬蒂斯,《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1923年作於尼斯,成交價格:80,750,000美元

當馬蒂斯於1921年從巴黎搬到法國南部後,創作理念有所轉變,對他而言,亨麗葉特正是他想要創作的繪畫類型的理想原型。他想要創作愉悅感官的畫作,充滿了色彩、充滿了光線。同時,他花費了大量時間尋找可用於其畫室的道具,放置在模特身後的屏風、躺椅、木蘭花等都是馬蒂斯收藏而來的器物。

自1958年大衛·洛克菲勒購入《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後,此畫一直掛在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位於赫遜松莊園的客廳裏。

馬蒂斯《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此前懸掛於洛克菲勒家族哈德遜松林大宅的客廳中

馬奈、高更、梵高、畢加索勾勒時代藝術的變革

1888年,保羅·高更在第二次暢遊布列塔尼期間創作了《海浪》在此之前,高更曾在梵高的介紹下,結織了藝術家艾米爾·伯納德,他們交流藝術意念與心得後,高更廣受啓發,不僅採用了全新的視覺風格,並轉用主觀、反自然主義和原始主義的手法。《海浪》毫無保留地展現了高更全新的原始主義畫風,尤其是硃紅色的海灘和五彩繽紛的海浪。1966年,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購得此畫。

高更,《海浪》,1888年8月-10月,成交價格:12,968,750美元

高更是一位真正的現代藝術家,即使他已過世115年,他的作品卻毫無陳舊落伍的感覺。此畫的視角幾乎是透過航拍機才能看到的,研究高更的學者認爲他可能在退潮時爬到長滿野草的巖頂觀察,也有人猜測他以照片爲藍本,因爲只有相機能以畫中的角度捕捉岩石和蜿蜒的海岸線。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1888年夏天,這位藝術家曾深受日本版畫的影響。高更在寫給朋友兼畫家蘇芬內克的信中提及,他開始研究“日式的”東西,並提到如茵的碧草與白色的天空,雖然他並非特指《海浪》一畫,但該畫作的俯瞰角度和對角軸的運用暗示了當時的高更絕對受到了日本版畫的啓發。

作品標題、穗狀的海浪和海灘上的細小身影,皆直接借用葛飾北齋的作品,由此可見日本文化對他影響深遠。若沒有那兩位穿着維多利亞時期泳裝的泳客,也難以估計水中的深色岩石,是近看之下的嶙峋小鵝卵石,還是俯瞰時看到露出水面的巨型岩石,(結果證明是後者)。

梵高,《種紅菜頭的農婦》,1885,成交價格:3,612,500美元

作爲高更曾經的好友,同樣受日本浮世繪影響的畫家梵高此次也有一張1885年6月作於紐南的粉筆畫作品《種紅菜頭的農婦》,另外一位印象派重要藝術家馬奈在生命的最後6個月裏,所繪的《丁香與玫瑰》也在此次洛克菲勒的藏品中備受矚目,這幅畫描繪的是朋友們爲高更巴黎公寓買的兩朵豔麗的玫瑰和幾朵淡紫的丁香,排列在低矮的水晶花瓶裏。花朵生命力的鼎盛時期,以一種極其微妙的觸感呈現出來,是一種精緻的、新鮮的、即興的視覺盛宴。

馬奈《丁香與玫瑰》,1882年,成交價格:12,968,750美元

截止發稿,畢加索《蘋果》以3,972,500美元落錘,修拉《格朗康海港》以34,062,500落錘。

馬蒂斯的宮娥與莫奈的塞納河,洛克菲勒家族要拍了用於捐贈

作者:澎湃新聞 黃松 綜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