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證券媒體消息,央行已經收到World First(直譯“世界第一公司”)關於申請支付業務許可的來函。並且媒體驚呼,這是第一家外資投資支付機構正式邁出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各方媒體對這第一家外資支付機構入華極爲感興趣,當然大多數是不明覺厲的看熱鬧,似乎微信、支付寶馬上就要倒了的意思。

World First或許不能搶微/支生意,但可能撼動他們

各方媒體報道

反觀支付行業,似乎異常的淡定,該賣POS的依舊在賣POS,該貼碼的依舊在貼碼。說到底,國內支付環境已經十分成熟,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強勢補貼之下,使用習慣已經養成,大衆消費市場已經再難有巨頭進入的可能,此外二者背後的騰訊、阿里都在向交通、零售等領域不斷延伸。別說World First,就是PayPal入華,也難以在國內搶奪大量市場。跟巨頭比,World First走進國內市場,可能只是Last(最後)。但筆者在瞭解World First申請入華之後,第一反應是跨境支付迎來一個勁敵。

瞭解World First

在World First的官網,有公司成立的介紹,其中就有一句話體現了這個公司成立的初衷——改變貨幣兌換的方式。

World First或許不能搶微/支生意,但可能撼動他們

所以嚴格上來說,World First與國內支付機構有比較大的區別,這是一家外匯公司,提供跨境支付服務。2010 年開始, WorldFirst提供的國際電商平臺收款及結匯服務,爲中國電商賣家提供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加元的國際收款服務,兩年前已經服務過 20000 家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從這也可以看出,WorldFirst主要爲B端商戶服務。

在2018年3月,WorldFirst針對B2B賣家推出了“World Account”新服務,未來WorldFirst也將更加重視B2B業務,而不是與微信、支付寶、PayPal等在C端擁有強勢表現的支付品牌競爭。

入華還差多少?

WorldFirst目前只是提交申請階段,但是真正入華可能還需要一些功夫。

根據7號《公告》,外資機構申請支付業務許可證應具備的條件主要包括:

(1)商業存在:境外機構應當在境內設立外商投資企業作爲申請支付業務許可的主體。

(2)支付業務設施:外商投資支付機構應當在境內擁有安全、規範、能夠獨立完成支付業務處理的業務系統和災備系統。

(3)信息存儲要求:外商投資支付機構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在境內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金融信息應在境內存儲。

除滿足上述條件,外商投資支付機構還應符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的資本實力、主要出資人、反洗錢措施等要求。

已經服務了20000跨境電商,說明有商業存在。在2017年下半年,WorldFirst還成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家全資子公司——越蕃商務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有子公司,在華建立一個服務器即可滿足央行要求,其實WorldFirst具備入華的資質,只剩下央行的“聖旨”了。但是即使從央行拿到支付牌照,WorldFirst所面臨的困難也仍然不少。

WorldFirst可能對跨境支付企業構成威脅

WorldFirst主營業務分三塊:國際匯款、外匯期權交易、國際電商平臺收款及結匯。大多數中國跨境電商賣家都是使用WorldFirst國際電商平臺收款及結匯,還有國際匯款,就是中國賣家可以通過WorldFirst收國際買家的錢。目前,WorldFirst可以開設英鎊、美元、歐元、加拿大元、澳元及日元6個幣種的收款賬戶,這些貨幣類型已經足夠滿足中國賣家向歐美地區銷售商品了。

但是買賣是雙向的,中國電商想購買國外的商品或服務,由於外匯管制,錢就比較難出去了,這就造成了WorldFirst的業務只是單向收匯。

那麼如果拿到支付牌照,或許可以實現雙向的付匯和收匯,那麼屆時將與國內跨境支付公司進行面對面的對抗,目前擁有跨境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有30家,其中包括財付通、支付寶,但這兩家巨頭並不是WorldFirst所能撼動的,WorldFirst可能遭遇的競爭是同樣爲跨境電商等B端商戶提供跨境支付方案的聯動優勢、連連支付等企業。

此外,入華之後WorldFirst仍然面臨一個法規問題,會限制其業務發展,那就是外匯限額。WorldFirst主要聚焦在B2B業務,單筆支付的額度要求較大,但國內對支付機構存在外匯限額的問題,即單筆交易金額不得超過等值5萬美金。

World First或許不能搶微/支生意,但可能撼動他們

跨境支付相關法規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5萬美金的限額其實已經夠用了。微信和支付寶的C端跨境支付需求可以滿足,但對於WorldFirst的客戶來說,5萬美金限額略少。當然,這也是聯動優勢、連連支付等爲企業提供跨境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共同的政策難題。

在入華之前,World First本來就與國內提供B2B跨境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是競品關係,雖然國際業務沒有World First好,但是國內支付機構可以提供人民幣付匯服務,即使限額5萬美金,但仍然是服務特色。而今World First入華,壁壘消失的話,就真是真刀真槍的幹了。

值得一提的是,World First是亞馬遜的主流收款方式,僅亞馬遜這一個場景,想必大多數國內跨境支付機構就望其項背。當然,World First畢竟是外企,對於人民幣業務或許不是很熟悉,可能在未來仍然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但競爭遲早要來的,國內跨境支付機構及早應對。

本文爲作者授權發佈,不代表移動支付網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未按照規範轉載者,移動支付網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