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答應事情很爽快,落實起來卻很難。說話輕飄飄“這事包在我身上”,嘴巴里面如同跑火車,經常出爾反爾,讓人感覺很“不靠譜”,放心不下。

任性釀成“不靠譜”

高冰是家境不錯的90後,在父親的幫助下進入了一家國有企業,從事對外聯絡工作。面對領導安排的工作,他每次都很熱情地說沒問題。等到領導問及工作進展和結果時,他卻經常“忘了做”,不是怪領導沒說清楚,就是怨領導沒有提醒,一臉萌萌噠的無辜狀。久而久之,部門領導覺得他“不靠譜”。工作幾年來,別的同事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只有他還在原地踏步。

像高冰這類“不靠譜”的人,除了性格上優柔寡斷、能力有所欠缺、考慮不夠周全等原因之外,從行爲心理學上講,行爲往往是思維的投射,行爲的隨意反映的是思維意識的任性。

一方面,相對優渥的家庭環境或過度保護的原生家庭關係,讓他們從沒有承擔責任的概念,說話、做事率性,沒有意識到要“言必行、行必果”。

另一方面,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其實很渴望融入一段關係中,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在害怕被邊緣化的恐懼焦慮作用下,容易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情緒化的隨口應承一些事。當一旦發現答應的事對自己來說有難度、無法輕鬆完成時,往往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減少對自我的應激刺激。

縱容助長“不靠譜”

劉芳性格溫和,很好面子,從不輕易拒絕別人的請求。她最近很苦惱:“爲什麼總讓我遇上不靠譜的人?”

心理學研究表明,行爲是“習得性”的,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實踐而得以強化。由於平時劉芳非理性的妥協、沒有果斷的拒絕,讓任性的人 “糾錯成本太低”,不但沒有感化那些“不靠譜”的人,反而讓他們嚐到任性的甜頭,爲他們下一次任性留下了伏筆。久而久之,他們在劉芳這裏,就越發“不靠譜”了。

3招智鬥“不靠譜”

鑑於“不靠譜”者既有先天的任性基因,又有後天的強化因素,面對他們。我們可以通過3招來和他們周旋。

一是有原則的容忍。對其不合理行爲,只能在一定限度內寬容,並要明確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二是明確地處罰。當他們的行爲帶來不良後果時,一定不能姑息養奸,要及時、適度的處理,以便有效糾錯;三是“三十六計——走爲上策”。對那些屢教不改的“不靠譜”者,要做好敬而遠之的準備,畢竟行爲模式固化了,再改變的難度會很大。

文/魏忠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