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到過年的喫,總是“初一餃子”打頭兒。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喫。

  春節爲什麼要喫餃子?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喫餃子。民俗專家介紹說,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喫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喫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爲必不可少的美味。說到過年的喫,總是“初一餃子”打頭兒。

  餃子現成爲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喫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喫到金如意、喫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喫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喫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喫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喫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喫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喫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臺灣人喫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喫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喫;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麪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餃子這一節日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爲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微信掃碼關注

每日推送新鮮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