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患者對自己身體的變化特別警覺,身體功能任何微小變動如心跳、腹脹等都會引起患者注意。而這些在正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變化,卻使患者特別關注,不自覺地加以誇大或曲解,成爲患了嚴重疾病的證據。在警覺水平提富的基礎上,一般輕微的感覺也會引起患者明顯不適或嚴重不安,感到難以忍受,從而使患者確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疾病。疑病症患者通常以身體的某個部位、某系統、某內臟器官有某種不適或疼痛證明自己患了某種疾病,並不斷加以強化,企圖用各種辦法以獲得別人的同情。根據其知識水平的不同,分別認爲自己受了“風”、“寒”、“病毒”等侵襲,患了“肝炎”、“肺病”、“癌症”、“心臟病”等。

  患者可出現緊張、焦慮,甚至惶惶不安,反覆要求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並對檢查結果的細微差異十分重視,認爲這種差異“證實”了自己疾病的存在。對於別人的勸說和鼓勵不是從正面理解,常認爲是對自己的安慰,更證明自己疾病的嚴重性。患者受疑病觀念的驅使,東奔西走,到處求醫,尋求“最新”診斷。做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是重複的檢查,對反覆檢查的陰性結果常感到不滿,而對於偶然出現的“陽性”結果雖認爲抓住了“證據”,但也常感到懷疑。

疑病症人的個性與一般人的不同——蔡志利醫生

  儘管各種檢查結果並不支持患者的揣測,醫生也耐心解釋、再三保證患者並無嚴重疾病,但是患者往往對檢查結果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對醫生的解釋感到失望,仍堅持自己的疑病觀念,繼續到各醫院反覆要求檢查或治療。

  患者除表現有日趨嚴重的疑病症狀以外,其他認識良好,主動求醫,無任何精神衰退,體檢或實驗室檢查均無異常發現,一般診斷較易明確。但是由於患者的注意力全部或大部分集中於健康問題,以致學習、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常受到明顯影響。

  可能大家會問,爲什麼會得疑病症?病症是由於親友或熟悉的人患病,或由於曲解了醫生的言語和醫學知識,或由於誤信了不正確的廣告宣傳,產生了對自身健康狀況的過度關注和擔心,誤以爲自己生了重病,如擔心自己患癌症、心臟病或艾滋病,以致把輕度的手撐不適、正常的血管跳動和骨髓隆起以及含糊的檢查資料作爲患病證據,雖然多次檢查結果正常和醫生的一再解釋都不能使患者解脫。

疑病症人的個性與一般人的不同——蔡志利醫生

  疑病症患者病強個性多敏感、多疑、主觀、固執、自我中心、自憐和孤僻、常有過分關注自身健康,要求十全十美或固執、吝嗇、謹慎等性格特徵,男患者常強迫性特點,女患者中具有癔症性格者較多。約30%的患者是由軀體疾病後衰弱狀態而促發,也可由於環境的變遷、個體生理、心理條件的改變,如月經初潮、絕經期等的疑慮因素造成。自我暗示或條件聯想,如見友人死於心肌梗塞,使患者對自身輕微胸痛過分關注,或婚外性交後染上性病而產生焦慮與恐懼等也會誘發疑病症。

  心理社會因素的強化作用在疑病症的持久方面起一定作用。如婚姻的改變,子女的離別,朋友交往減少,孤獨,生活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缺乏安全感,都可能成爲疑病症的誘因。有一部分患者系醫源性的。醫生不恰當的言語、態度和行爲,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醫生做出診斷不確切,反覆令患者做各種檢查,則容易造成患者產生懷疑患有某種疾病的觀念。

疑病症人的個性與一般人的不同——蔡志利醫生

  正常人在某一時期過分重視自己的健康,對不嚴重的普通疾病或不適感的疑懼,可出現疑病觀念,但經檢查證實在無查處病來,給予適當解釋後可放棄疑病觀念。(福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