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後的英利,還美嗎

據悉,英利光伏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近期已完成工商變更,註冊資本從5.1億元降至2.78億元。

其中,英利光伏電力投資集團的股東之一保定英利城市公共設施有限公司的出資額50萬人民幣維持不變,另一股東英利集團有限公司的出資降至2.775億元。這兩位股東背後均爲英利創始人苗連生。

據官網介紹,英利光伏電力投資集團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以光伏發電技術研發、節能技術推廣服務、能源行業投資爲主的綜合性、專業化光伏電站開發公司,註冊資本5.1億元,總資產20億元,是英利五大產業集團之一。

據某招聘網站介紹,電力投資集團大舉向光伏產業下游延伸發展,規劃自2013年到2017年五年時間在雲南、廣西、廣東、海南、河北、河南、陝西、山西、寧夏、新疆等17省、市、自治區開發建設光伏電站,共規劃建設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爲15GW。其中地面電站13GW,分佈式2GW,總投資近1200億元

英利內部人士透露,英利近年來持續瘦身,先後剝離掉的有農業、貿易、建築安裝等業務。

瘦身後的英利,還美嗎

英利的海外產業板塊也存在收縮跡象。

據工商資料顯示,原屬英利旗下的深圳合利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在2017年完成工商變更,保定英利城市公共設施有限公司和英利集團有限公司退出,自然人趙澤林接盤成爲唯一股東。

官網介紹,深圳合利科技能源有限公司致力於太陽能項目一站式系統解決方案,專業從事海外光伏發電工程領域的項目開發、工程諮詢與設計、工程總承包(EPC)、光伏發電系統成套設備採購、建設、融資及運營服務等,是一家現代化的光伏電站綜合服務公司。

另外,英利的農業板塊企業河北秋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也在2017年7月發生工商變更,其註冊資本金從1億元降至1500萬元。變更完成後,英利集團出資額降至1495萬,保定英利城市公共設施有限公司的出資額仍爲5萬元。

據官網介紹,秋收農業成立於1999年,位於博野縣城南工業區,註冊資本一億元,現有產業涵蓋育苗育種技術研發、稀有農產品種植業,特色藏香豬和傳統商品豬養殖業、肉牛養殖業、食品加工業,生態農業、旅遊觀光業,農貿物流業,光伏配套產品加工、包裝業,電站配套護欄絲網加工業等方面。

第三方工商信息平臺“天眼查”顯示,秋收農業對外投資了16家企業,其中有9家目前都處於註銷狀態。

英利位於河北保定,2007年在紐交所上市,曾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光伏業巨頭之一,以“首家贊助世界盃的中國企業”而被外界知名。

2015年10月,英利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一筆超10億元的債務未能按期足額兌付,步入債務違約。2016年5月,天威英利發行總額14億元的債券也宣告違約。

兩次債券違約,標誌着世界最大的光伏企業之一英利走入困境,超百億的銀行負債驚動外界,資金緊張、鉅額虧損、債務重組成爲兩年來籠罩在英利頭上的關鍵詞。

對於英利而言,目前爲數不多的好消息是光伏市場的持續景氣。最新數據顯示,英利綠色能源2017年四季度發貨量較三季度增長40%,全年發貨量較2016年增長了36%。

今年1月,當被問及債務重組兩年爲何難以完成時,英利集團董事長王亦逾表示,“很少有重組能夠半年完成的,有很多事還得平衡。沒必要定一個時間點。需在債委會統一安排下,有序推進。”

而就在前不久召開的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低碳科技博覽會上,英利集團有限公司和其推出的我國首個“光伏+取暖”系統憑藉着自身的實力分別榮獲本屆碳博會“最佳組織獎”和“最佳產品獎”。英利確實瘦身了,但瘦身後的它還美麗嗎?

來源:新京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