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这部『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 (Victoria and Abdul)』的中英文片名差异很有意思,也可以看出东西方思维的不同。英文片名中,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就是被称作维多利亚(Victoria),她晚年密友印度人阿卜杜尔(Abdul)的名字也能平等地出现。片名翻成中文时,人名不见了,改换成头衔,称Victoria为「女王」,而没有头衔的Abdul就沦为不知所以然的「知己」啦!><

当然英文片名是比较能凸显这个故事是一段女王与平民朋友间的逸事,女王也就是个有名字的「人」,她会衰老寂寞会空虚无聊,她也会想要交个不只是把她当作权力象征与来源、相处起来能开心自在的朋友。

不过中文片名倒是比较忠实呈现出影片的内容与成果,因为相信看过本片的观众都有同感,这部片的主要焦点的确是在维多利亚女王身上,不论是在剧本角色刻划或是演员演出功力上,印度穆斯林阿卜杜尔这个人物,真的只是一个陪衬的角色,亮眼度可能还不如片中饰演王室相关人员的几位重要配角。感觉上不仅是故事中的角色对这个突然闯入宫廷的平民有意见,就连编导在角色的塑造上好像也是有点偏心的。^_^

本片的故事大概从预告中就可以得知,女王维多利亚欣赏从印度前来献礼的小民阿卜杜尔(毕竟高大帅气年轻又如此打从心底景仰自己的粉丝谁能不爱呢^_^) ,将他留在身边并以导师(Munchi)尊称,惹来王室人员的不满,故事就是在一些带有诙谐性质的冲突之中展开。根据史实这位阿卜杜尔确有其人,也陪伴女王到她驾崩后才拿着一笔退休金回到印度。影片基本上并不是以剧情高潮迭起取胜。

(高大帅气又如此仰慕自己的粉丝谁能不爱?><)

看本片的乐趣之一就是欣赏赏心悦目的维多利亚时代服装布景以及人物谈吐(根据资料影片杀青后这些服装还真的在片中出现过的怀特岛奥斯本庄园Osborn House中展出)。开场时的宴会排场美不胜收,女王出场时在晚宴中狼吞虎咽又打瞌睡的设计让人有一种错愕的惊喜(因为从来都不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可以被这样诠释><)。全片虽然对女王的心境以及王室人员对权势的依恋有所著墨,但都不算是很深刻。

男主角阿卜杜尔的角色塑造虽然不是很突出,但他的同伴穆罕默德这个角色却让人印象深刻,几句一针见血剖析殖民者心态的台词也很有意思。虽然本片在女王与阿卜杜尔间的暧昧关系的描述上有点让人觉得不痛不痒不能引起观影同理心,不过影片最后女王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他们之间的对话有拍出那种温暖的感觉,还蛮令人感动的。尤其是这两句:

女王:我觉得我在坠落。

阿卜杜尔:那就坠落吧!

一个一生享尽富贵的老人面对死亡的恐惧,交给一个异乡人对宗教的信仰(阿卜杜尔信奉可兰经,这句台词呼应他曾经对女王解释可兰经中的智慧)来化解慰藉,有点令人觉得唏嘘、也有点令人觉得超脱。我个人觉得是很好的一段台词。

(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两人的情谊虽然片中没有描述得很能让人同理,但最后女王去世前的病床段落拍得很好)

最后,我在观赏本片有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就是不太了解片中的王室历史与时代关联。本片的编剧Lee Hall(『战马』、『舞动人生』编剧)以及导演Stepphen Frears(『走音天后』、『迟来的守护者』导演)都是英国人,我想这些历史对英国人来说应该是基本常识,所以片中常常出现一些外国观众可能不太清楚「这是哪位?」的人名。><观影后我查了一下资料,总算弄清楚剧中出现人名与时代的关联,整理如下:

------ 英国国王威廉四世(1765~1837),1831年起在位,无子嗣,由维多利亚继位。

------ 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于1837年登基,当时年纪只有18岁,那时英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但女王对政治仍有影响力,也关心首相选举及内阁成员的部署。1840年女王与表弟阿尔伯特亲王结婚,亲王1861年去世后女王过着隐居生活,间接推动了君主立宪政治中理应落实的王室权力消退。她在位时多次遭到暗杀,声望有涨有跌,每次暗杀都使她的声望提高一些。

1860年代之后女王与男仆约翰布朗(1826~1883)过从甚密,甚至有「布朗夫人」之称(茱蒂丹契也演过这个角色)。片中阿卜杜尔为了庆祝她登基50周年来英国献礼是在1887年,那时约翰布朗已过世几年,女王内心应该正感孤寂。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直到她去世阿卜杜尔才回到印度,所以算一算他一共在英国待了14年啊!想来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两人的容貌年纪实际情况应该不像在片中那样都没什么变化。

(维多利亚女王不爱打扮,身材臃肿,老年因受伤一脚跛行,电影中茱蒂丹契Judi Dench的造型神韵很像本尊)

------ 爱德华七世(1841~1910),维多利亚的长子,等了60年才坐上王位,不到10年就死了。这位国王不常参与政治事务,但爱交际,颇得民心。并不像电影中那样给人负面的感觉。影片中的爱德华七世在女王死后的几个镜头中有表现出真正的丧母伤痛与惆怅,这是导演很令人佩服的一点(没有把这个角色塑造成完全扁平的「坏人」),只可惜后来片中又加入那一段他粗暴地驱赶阿卜杜尔的戏,使这个角色的唯一内心戏有点难以与前后剧情连贯。

(爱德华七世,同样地,片中演员造型与容貌相似度极高)

------ 乔治五世(1865~1936),为什么查这部片的相关资料要查到后来的王室继承人呢?因为电影中女王弥留之际王室管家有句台词说「该把***召回了」,原本我以为这个***应该是女王的长孙(将来的王位继承人阿尔伯特王子,PS.乔治五世不是长孙,他是爱德华七世的次子,长子阿尔伯特未登基即亡故)。结果不是,根据资料女王去世时在他身旁的是她的长外孙,也就是当时的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在位)。

(德皇威廉二世,维多利亚的长外孙,也是片中女王驾崩时与爱德华七世一起随侍在侧的人物)

------ 乔治六世(1895~1952),查完了电影相关提到的王室人员为何还要继续往下查呢?因为这位乔治六世就是接替哥哥爱德华八世(短暂在位后因为爱情放弃王位)成为带领英国经历二次世界大战的国王,也就是电影『王者之声:宣战时刻( The King's Speech)』中由柯林佛斯饰演的口吃国王,维多利亚女王是他的曾祖母。

(乔治六世,也就是『王者之声:宣战时刻』中由柯林佛斯饰演的国王,原来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

既然本片是讲英国女王与印度平民之间的故事,查完以上简单的英国王室资料,我也好奇印度独立运动到底是在哪个朝代发生的?电影中维多利亚女王有稍微提到的冲突流血事件,应该是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事件,当时是由军队中的印度人对东印度公司制度不满开始发动叛乱(导火线是子弹包装纸润滑油为牛油及猪油制作,信奉印度教以及伊斯兰教的士兵拒绝使用),局势扩大后印度人推派蒙兀儿帝国的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皇帝为首领,叛乱被平息后蒙兀儿帝国正式灭亡,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成为「印度女皇」。

印度独立运动从1857~1947年( 甘地1915年提出不合作运动),历时90年才完成,所以从维多利亚女王到乔治六世,正是印度独立运动历经的朝代,英国王室中也只有这六位拥有印度皇帝的头衔。

我很不解的是,本片中的维多利亚女王对印度的局势似乎一无所知(所以后来才会有被阿卜杜尔呼拢伊斯兰教徒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时帮助英军的窘态),但真实情况是如此吗?而阿卜杜尔身为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印度人,又怎么会对英国女皇如此仰慕呢(根据资料当时锡克教徒才是比较亲英的)?

这就回归到本文的开头,本片还是以「女王」为中心,编导把印度「知己」这个角色包装成一个「毫无私心的女王忠诚仰慕者」,实在是太正向、太简单、也太英国至上啦!:)

总之,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在观影后有动机去稍微了解一点片中所牵涉到的英国王室历史(至于片中其他的王室配角我实在是没有力气也没有很大的兴趣再去查资料啦><) ,也对印度在独立运动期间的背景有一点点的认识。这也是我喜欢电影的原因:你永远不知道一部电影能为你带来什么收获!^_^

I MDb:6.9 (大家好像只喜欢茱蒂丹契的演出)

MyScore:7.9( 对非英国观众来说,看电影学历史也不错^_^)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进戏院观赏,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错过)

PS. 以下是维基百科中对影片背景这段逸事的简短描述:

1887年,大英帝国举国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6月20日女王出席了庆祝宴会,这次宴会邀请了50名国王和王子。次日女王又参加了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感恩节祈祷活动,[120] 经此之后维多利亚女王又一次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121] 6月23日之后2天,女王雇佣了两名穆斯林男仆,其中一位是阿卜杜尔·卡里姆。[122] 卡里姆很快升为「Munshi」:教女王学习乌尔都语并担任书记员。[123] 女王的家人和仆人为之震惊,并以「穆斯林爱国联盟」间谍的罪名控告卡里姆,并且让女王远离印度教徒。[124]侍从武官弗里德里克·庞森比(亨利爵士的儿子)发现「Munshi」编造了他的家庭状况,并向时任印度总督的额尔金伯爵报告并评论:「Munshi如今的地位与当年的约翰·布朗相当。」[125]维多利亚视他们的牢骚为种族偏见并不予理睬,[126] 卡里姆依然留在女王身边,直到女王去世后拿着一笔养老金返回印度。[1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