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虛假同感偏差,又叫虛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們常常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爲的普遍性,它是人們堅信自己信念、判斷正確性的一種方式。這種偏差存在於許多人身上,正是由於認爲有很多人的信念、價值觀與行爲同自己的一致,所以人們才堅信自己的判斷及行爲的正確性。

虛假同感偏差,又叫虛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們常常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爲的普遍性,它是人們堅信自己信念、判斷正確性的一種方式。

虛假同感偏差效應:習慣高估自己的心理學效應,你存在嗎?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羣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你的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爲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性就叫做“虛假同感偏差”。

有一個寓言故事:以前,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船伕出外划船,船上坐着自己的孩子。船伕用力劃了一程,覺得身上很熱,便脫去了外衣,只穿一件單衣。他就把孩子的外衣脫掉了,也讓孩子只穿一件單衣。船伕又劃了一程,熱的渾身在淌汗,他索性把自己僅穿的一件單衣也脫掉了。於是他把孩子的衣服也脫得精光。船伕是越劃越有勁,渾身在淌汗。然而,他那可憐的孩子已經凍死在船艙裏了。

和幾個朋友一起喫火鍋,一個朋友喜歡喫魚丸,就點了兩盤。可是,飯局結束的時候,那兩盤魚丸似乎沒有怎麼喫,有朋友問“你點的魚丸,你怎麼沒有喫多少啊?”那位朋友不好意思地說“我今天胃不太舒服,我覺得魚丸很好喫,是給你們點的。”大夥兒不置可否。

人們總是無意間誇大自己意見的普遍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賦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與他人是相同的,自己有疑心,就認爲社會上的人都是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際也認爲別人好交際。這種虛假同感偏差使你通過堅信自己信念和判斷的正確性,獲得了自尊和自豪感,但同時也給你帶來了決策和選擇的錯誤。

這種偏差存在於許多人身上,正是由於認爲有很多人的信念、價值觀與行爲同自己的一致,所以人們才堅信自己的判斷及行爲的正確性。吸菸的女性人普遍認爲她身邊的很多女性也同她一樣吸菸。

虛假同感偏差這種心理學效應用得好了,那就是如虎添翼;用錯了地方,那很可能會演變成盲目自大。

當我們需要自己給自己打氣,自己給自己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的時候,那虛假同感偏差就是非常好的,它讓我們相信自己,堅信自己的對的,堅信自己沿着計劃好的路走下去,最終就能收穫豐碩的成果。

而當我們的認知已超出現實太多,或者已經和事實不相符,當我們的能力不足以支持我們的野心的時候,就需要糾正虛假同感偏差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我們怎麼避免“虛假同感偏差”,做個明智之人呢?

凡事可以多聽聽不同類型的人的看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出最終的判斷和選擇。

古語有說,“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沒有人能做到完全客觀的看待一件事物,我們自身也一樣,也會戴着濾鏡去看待他人。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奢求他人懂我,而應努力讓他人懂我,儘量避免“虛假同感偏差”。

【相關文章導讀】

♦ 影響了幾代人的中國經典連環畫,你還能記得幾部?

♦ 春晚經典回顧:趙本山宋丹丹小品《鐘點工》,看不夠!

♦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著名的八大感恩典故,你瞭解幾個?

《非常歷史》

verydaily

敬畏 · 求真 · 鑑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