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時代經典”篇章中展出的《十三陵水庫》、《東風吹遍百花開》、《力爭農業大豐收》等北京畫院畫家集體創作的巨幅作品,在繼承中國畫傳統的基礎上,博採衆長,推陳出新,爲時代中的北京留下了可貴的經典創作。展覽以“京彩70年”爲主題,甄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七十餘位畫家創作的七十件(套)精彩畫作,圍繞“時代新風”、“時代意韻”、“時代人民”、“時代經典”四個板塊展開,時代新作與歷史經典並呈,也展現了北京畫院畫師在描繪新中國首都時的不同面貌。

北京畫院自建院起,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重要位置。幾代畫院畫師的筆下共同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北京及周邊地區的發展與變化。不僅有建國初期創作的經典,如《十三陵水庫》、《東風吹遍百花開》;而且還有新時代下所繪製的京韻新風,如《京華四季》、《京華新境》。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畫院還藏有一卷達46米《首都之春》的巨幅長卷,記錄了祖國成立十週年時的北京全貌。

今天,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共同承辦的“京彩70年繪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展覽現場

展覽以“京彩70年”爲主題,甄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七十餘位畫家創作的七十件(套)精彩畫作,圍繞“時代新風”、“時代意韻”、“時代人民”、“時代經典”四個板塊展開,時代新作與歷史經典並呈,也展現了北京畫院畫師在描繪新中國首都時的不同面貌。展期至6月9日。

其中46米長的《首都之春》創作於60年前:1959年,北京畫院的六位畫家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鏡涵、松全森共同合作,歷經數月,完成這一作品,爲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獻禮。

畫作引首由郭沫若題寫,整幅畫以傳統中國畫的創作形式,畫面題材描繪的是從通縣由東向西徐徐展開,一路沿長安街畫到西山,橫貫整個北京城。

《首都之春》局部 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鏡涵、松全森合作? 1959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首都之春》局部 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鏡涵、松全森合作? 1959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展覽現場

畫院寫生經典,《首都之春》長卷難得一見

展覽現場

北京地區的藝術一直以其特有的歷史價值與璀璨的文化特色,佔據着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重要位置。北京畫院自建院起,就將“北京地區的美術創作與收藏工作”作爲一項長期堅持的任務。20世紀50年代,北京畫院組織大批畫家深入北京各地進行寫生創作,紮根勞動一線。“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爲人民寫真,爲時代造像。如“時代經典”篇章中展出的《十三陵水庫》、《東風吹遍百花開》、《力爭農業大豐收》等北京畫院畫家集體創作的巨幅作品,在繼承中國畫傳統的基礎上,博採衆長,推陳出新,爲時代中的北京留下了可貴的經典創作。《山村春濃》即是由胡佩衡、吳鏡汀、周元亮、白雪石四位畫家外出寫生後合作而成。畫中描繪了北京鄉村春暖花開,勃勃生機的景象。

《山村春濃》 胡佩衡、吳鏡汀、周元亮、白雪石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十三陵水庫》 北京中國畫院山水組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1958年夏,北京各行各業分批參加修建十三陵水庫義務勞動。參加水庫義務勞動的畫家創作出許多直接描繪水庫建設的作品。其中,由北京中國畫院山水組畫家合作完成的《十三陵水庫》,反映了十三陵水庫工程的宏大場面。

《東風吹遍百花開》帶有時代印記的國畫鉅製作品由北京中國畫院花鳥組於20世紀50年代時期所作。作品設色鮮妍,以工筆的方式畫下了玉蘭、牡丹、芭蕉、月季、菊花、海棠、水仙、梅花、茶花等十幾種四季花卉,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空中翻飛的鴿子象徵着和平美好。

《力爭農業大豐收》 北京中國畫院花鳥組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東風吹遍百花開》 北京中國畫院花鳥組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力爭農業大豐收》也是集體創作的作品,畫面中有小麥、稻穀、棉花、玉米等糧食作物,還有白菜、蘿蔔、冬瓜等蔬菜,以及諸如桃子、菠蘿、葡萄等各種常見水果。構圖張弛有度,錯落間意趣別緻,反映了畫家們對農業豐收的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此板塊還展出了長達46米巨幅國畫長卷《首都之春》,此幅作品卷首由郭沫若題字,是北京畫院的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鏡涵、松全森6位畫家於1959年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獻禮的藝術鉅作。此次展覽是此作進入新世紀以來,首次以全部面貌形式對北京公衆呈現,十分難得。

《首都之春》局部 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鏡涵、松全森合作  1959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首都之春》局部 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鏡涵、松全森合作 1959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孔雀桃花》 田世光 絹本設色1959年 北京畫院藏

《鄉村的齊白石》 袁武  2010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展覽現場

時代新作,還有對“2022年冬奧會”的創想

《京華四季》系列之 《燃燈夏茂》雷波、莊重布面油畫 2019年

《京華四季》系列之 《白塔冬情》白羽平 布面油畫 2019年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新時代需要新的藝術創造。展覽的“時代新風”篇章將重點呈現北京畫院畫家傾力打造的一系列最新創作。其中,既有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新機場等爲描繪對象的精品新作,又有對即將舉辦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暢想之作,還有畫家們對北京四季新景的美妙呈現。此外,由北京畫院所有在職畫家聯合創作的、以四十餘件小尺幅繪畫所構成的大型羣組作品,反映了當代畫家對新時代北京自然風光、人文底蘊、都市生活等方面的深切感受。如《京華四季》、《京華新境》等。其中,《京華新境》系列由北京畫院山水組畫家創作的四幅北京山水畫組成,構圖巧妙,氣勢宏大。謝永增、劉旭的《雁棲春曉》描繪了北京懷柔雁棲湖春日風光,郭寶君、買鴻鈞在《西山擁翠》中以北京西郊鬱鬱蔥蔥山景爲對象,兩者皆以青綠疊暈致青翠交輝,展現北京自然之美。在《通州新貌》裏,牛朝、徐衛國以精湛畫技繪製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日新月異的宏偉面貌。莊小雷的《長城暢遊》,恢弘氣勢又精巧雅緻,給古老長城帶來了新氣象。

爲了使觀衆更好地瞭解新時代語境中的北京,此板塊還將特別設置多媒體影像裝置,增加觀衆的互動性與體驗感,使展品信息更爲全面,展示空間更具趣味。

《冬奧鑄輝煌》 方政和、魏葵  紙本設色 2019年

2022年冬奧會即將在北京舉行。延慶素有北京夏都之美譽,作爲冬奧會的賽區之一,備受期待。《冬奧鑄輝煌》是藝術家對冬奧會的暢想之作,滑雪的人物點綴入景,萬里碧空與皚皚白雪相互呼應,空中盤旋的飛鶴則表達了對冬奧會的美好祝福。

新世紀以來,中國加入世貿與北京申奧成功,使得北京成爲世界關注的焦點。北京畫院緊扣時代脈搏,掀起又一股創作浪潮:其與北京美術家協會組織策劃的兩大重點美術工程——“北京風韻”與“北京意象”,前者歷時六年,後者十年爲期,以丹青繪千年古都新貌,爲北京繪畫史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兩大美術工程的歷年精選之作,是在此次展覽的“時代意韻”與“時代人民”篇章中呈現的。

《京華新境》系列之 《雁棲春曉》謝永增、劉旭紙本設色 2019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