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日:西決不是終點

火箭vs.爵士

豐田中心,火箭3-1領先,贏下一場就是西決。哦對了,還要加上一條,哈登感冒,全場22中7.

於是保羅從一開始,就把球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裏。

這種控制和快船時期的控制不同,快船時期的保羅是運籌帷幄的元帥,他會在弧頂指揮雷迪克打個floppy戰術,然後切出來接他的傳球——他一個賽季可能會讓雷迪克打一千次。

然而在火箭,據保羅透露,他一次都沒叫過這種戰術。

保羅今天的策略很簡單:拿球,就是幹。

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張,但保羅確實很好地踐行了這種策略。“單檔幹拔”這種庫裏利拉德(可能還包括本輪系列賽被換防逼到無路可退的多諾萬-米切爾)最常用的暴力進攻法,被保羅一而再再而三地拿出來甩爵士一臉。

在火箭耳濡目染了一整個賽季之後,在連續13年被各種天災人禍擋在西決門外之後,保羅不再扮演指揮官,他抄起刀槍,捲起大帳,直突敵陣。

保羅的擋拆非常有講究,他不像威少那樣,一個掩護就直線加速往籃下硬衝。他充分利用了自己屁股大的優點,藉助掩護,把防守人頂在後面,然後減速觀察防守。接着,在防守人還在猶疑的時候,保羅便在不知不覺間,製造出了單打內線的錯位機會——這個過掩護的減速幾乎是保羅擋拆的精髓所在,他幾乎從不盲目地加速突破,而是利用這個掩護,尋找防守端的每一個漏洞,只不過在這一場,他在更多地尋找單打獨鬥的漏洞。

爵士當然很忌憚保羅的擋拆傳球,保羅一上場就用三記精準的傳球,把爵士的防線嚇出一身冷汗。多虧了本場寬鬆的吹罰尺度和戈貝爾的護框防守,爵士纔沒有一上來就被保羅打停。但在這之後,爵士就變相地做出了“讓保羅單打”的防守調整——不管這是保羅逼迫對手做出的調整,還是爵士的將計就計,我們只需要知道一點:戈貝爾的日子,從此不好過了。

本場比賽火箭的第二個關鍵點,在於三分球7投5中的塔克。德安東尼賽後吹逼:“早在賽季開始前,我就和燈泡說過了,塔克會在底角投關鍵球的,他今晚就做到了。”

塔克的貢獻遠不止19分和3蓋帽那麼簡單,他配合燈泡組合,徹底瓦解了爵士的雙塔陣型,直接把費沃斯打進替補席,並在爵士派克勞德首發之後,把克勞德防到11中2——我當然明白火箭打的是無限換防,但克勞德的底線接球突破,是塔克實打實地防下來的。

和猛龍一樣,當爵士換上一大四小的陣容,就意味着他們犧牲了內線防守,必須在進攻端做出足夠的回應。然而克勞德這個空間型四號位,面對塔克的強硬防守,無論是持球進攻,還是接球投籃,都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說來也是有趣,爵士首輪擊敗雷霆的關鍵,就在於費沃斯-安東尼的四號位對位。而火箭次輪擊敗爵士的關鍵之一,也在於塔克和爵士四號位的對位——季後賽的魅力就在於此。

戈貝爾另一個不好過的地方,在於進攻端。火箭依舊保持了針對戈貝爾掩護速切的盯防力度,連塔克都能險些干擾掉米切爾給戈貝爾的吊傳,戈貝爾就別試圖利用掩護內切來尋找輕鬆得分的機會了。

第三節的變故起始於哈登,爵士的一大四小防守陣幾乎是給哈登量身定做,1-4號位針對哈登換防,迫使他單挑突入禁區,然後被戈貝爾干擾掉。

推起反擊的爵士除了米切爾之外,還有一個伯克斯作外線副攻手,於是米切爾在突分之餘,還能接個球玩玩定點投射。這可比顏射卡佩拉要輕鬆多了。

說到顏射卡佩拉,米切爾終於不再執着於顏射火箭的換防,而是在三分線附近打出換防之後,直接起速殺入籃下。可以這麼說,在第三節,米切爾走向了保羅的反面,那一面的盡頭,是威斯布魯克,單節22分,同樣也是威少的風格。

這是最簡單高效的追分打法,只要米切爾沒受傷。

最後,沒了對手的保羅成了獨孤求敗。他打得像威少,打得像科比,打成了自己最不喜歡的模樣。保羅挺着後仰45的身姿,頂着戈貝爾幾乎貼到指尖的防守,扔進一記超高弧度的彩虹球。

保羅進了西決,可火箭的路還沒有停止,他們還有八場比賽要贏,就像米切爾所說:去爭奪你的第一個總冠軍吧。

保羅走向西決地板,米切爾走回球員通道,正如盧比奧和戈貝爾所說,他們的前方一片光明。

比賽日:西決不是終點

勇士vs.鵜鶘

三巨頭56投30中,合計75分。就算把20分的分差浪到只差7分,也能在一個暫停之後迅速打消鵜鶘最後一點逆襲的希望。

杜蘭特那違反魔球理論的中投還在教訓霍勒迪和米羅蒂奇,他甚至連戴維斯都不放過;庫裏只要在場上隨便一跑,就能把鵜鶘的防守注意力牽走;湯普森開局六分鐘就砍下了12分。就像金特里所說:你是願意讓杜蘭特中投,還是願意讓庫裏投三分?

這就是勇士,他們還沒盡全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