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跌倒,嘉慶喫飽。這句話實際是諷刺嘉慶皇帝顒琰爲了錢財而搞掉和珅,而真實的情況是扳倒和珅之後,嘉慶還是一如既往地窮,國庫還是一如既往地空。這時候就有人要問了:據說和珅家產價值白銀八億到十一億兩之多,這些錢即使有十分之一到了嘉慶手裏,他也比乾隆手頭寬綽得多,怎麼會沒錢用?

我們細翻清朝史料就會發現,有三點證據可以證明,和珅家產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被皇族和大臣們私吞了,有一位內閣學士兼副都統上書請求徹查,惹得嘉慶皇帝勃然大怒:“罰你去看墳!”於是和珅家產去向,再也沒有人敢過問。

和珅家裏只查出一噸黃金,價值幾億兩白銀的鉅額財富被誰私吞了?

​最初的查抄清單顯示,不算房產店鋪土地古玩字畫,真金白銀的價值就超過一億兩,而這些錢交到朝廷的,可能連一千萬兩都不到。

咱們還是先來看看和珅家裏有多少“現金”:一千兩重的赤金元寶和白銀元寶各一百個(當時一兩黃金兌換十五兩白銀),這些只收藏不準備花出去的現金摺合白銀一百六十萬兩;生金沙二萬餘兩(每兩金沙可兌換八兩白銀)、可以流通的赤金小元寶五百八十萬兩、元寶銀九百四十萬兩、白銀五百八十三萬兩、蘇元銀三百十五萬四百六千餘兩,洋錢五萬八千元。

別的不說,就是那五百八十萬兩赤金、九百四十萬兩元寶銀、五百八十三萬兩白銀,加起來就已經超過了一億兩白銀,但是呈送給嘉慶皇帝的清單是這樣寫的:“夾牆私庫有金三萬二千餘兩,地窖內埋藏銀三百餘萬兩”。也就是說,和珅家只有一噸多黃金(清朝一斤十六兩,596.82克)。位極人臣的清朝第一貪,家裏只有一噸黃金,這話誰信?就是清朝以後的督撫道臺乃至保正,家有一噸黃金的也不在少數。

和珅家裏只查出一噸黃金,價值幾億兩白銀的鉅額財富被誰私吞了?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嘉慶皇帝信了,可能從小苦慣了,能拿到一噸黃金一百噸白銀,嘉慶已經很滿足了——這些錢已經可以讓他舒舒服服消費幾十年了。事實上嘉慶連一年都沒舒服消費,因爲這些錢也還不是他的。

嘉慶很滿意,但是有心裏明白的大臣很不滿意,一個叫薩彬圖的內閣學士兼副都統就多次上奏要求徹查。這件事記載在《清史稿·卷三百五十三·列傳一百四十》中:“屢疏言和珅財產多寄頓隱匿,有嘗管金銀使女四名,請獨至慎刑司訊鞫。”

這位薩彬圖在當內閣學士兼副都統之前,在戶部當過主事和員外郎,對財務比較門兒清。更主要的是薩彬圖跟和珅可以算得上世仇:薩彬圖的父親禮部侍郎達椿“不附和珅”,結果被和珅找茬免官,和珅跌倒後,達椿才徹底翻身,先後當上了禮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左都御史兼都統,最後官居禮部尚書。

和珅家裏只查出一噸黃金,價值幾億兩白銀的鉅額財富被誰私吞了?

​懂財務,跟和珅有仇,眼看着大批真金白銀流失,和珅的罪名也會因此減輕,薩彬圖當然不會坐視不理。薩彬圖給嘉慶出的主意應該是很高明的:和珅是老闆,嘴很硬,但是替他管財務的四個女人,可以作爲突破口!

按理說和珅一案深挖的機會就在眼前,嘉慶應該十分興奮纔對,但是事情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詔嚴斥之,命從王大臣訊,不得實,議革職,予七品筆帖式,效力萬年吉地。”薩彬圖出主意讓你深挖和珅家產,這不是替你招財進寶嗎?你就是不聽也不至於勃然大怒並且要把他革職查辦呀——所謂“萬年吉地”,不就是你愛新覺羅家的墳地嗎?薩彬圖好心好意讓你多弄點錢,即使主意出錯了,也不至於罰他去看墳呀!

其實嘉慶皇帝顒琰心裏比誰都清楚,他也知道和珅家產絕大部分都被王公大臣私吞了,他自己允許的私吞就不少,真要清查起來,他這個皇帝面子上就不好看了。

和珅家裏只查出一噸黃金,價值幾億兩白銀的鉅額財富被誰私吞了?

​王公大臣鯨吞和珅家產,而且嘉慶也知情,這不是無端猜測,因爲咱們能找出至少三個證據。

首先第一個證據來自嘉慶對薩彬圖的態度:“尋以其父年老,召還京,授戶部主事,累擢倉場侍郎。(嘉慶)十二年,出爲漕運總督。”薩彬圖此前的實職是內閣學士(不是大)兼副都統,都是清水衙門和虛銜,最後卻當上了最肥的倉場侍郎、漕運總督,實際是嘉慶皇帝對薩彬圖的一種補償:我知道你說的都對,你出的也是高招兒,但是我不能按你的方法來,那樣會拔出蘿蔔帶出泥!

如果有人說《清史稿》也不可信,那麼咱們再來展示第二個證據,這個證據現在還在,而且極其顯眼,這個證據叫恭王府。

和珅還沒倒臺的時候,他的大房子就被顒琰的同母(其母都是魏佳氏,即電視劇中的令妃魏瓔珞)十七弟、貝勒永璘惦記上了:“皇位我是不爭了,到時候把和珅的宅子給我就行了!”

和珅家裏只查出一噸黃金,價值幾億兩白銀的鉅額財富被誰私吞了?

​據《嘉慶實錄》記載,嘉慶不但把和珅的宅子(和珅住宅沒有資格稱府)賜給了永璘,同時賜給永璘的,還有和珅的一半家產——當然,是被辦案王公大臣掃蕩一遍之後的家產。

在愛新覺羅家族看來,和珅就是先帝乾隆養肥的一隻鴨子,現在這隻鴨子被顒琰烤熟了,那麼大家都有份兒:“還等啥呀?操起刀叉開餐吧!”

和珅的家就這樣變成了慶親王(顒琰親政先封其爲慶郡王)府,後來到了恭親王奕訢手裏,才變成了今天的恭王府。這個恭王府值多少錢?估計一百噸黃金也買不下來吧?

和珅家產被皇帝領着王公大臣私吞的第三個證據,出現在嘉慶內閣首輔王傑(仁宗親政,傑爲首輔。《清史稿·列傳一百二十七》)給嘉慶的奏摺中:“至嘉慶四年以後,大吏知尚廉節,州縣仍形拮据,由於苦樂不均,賢否不分,宜求整飭之法。”這就是說,和珅跌倒,嘉慶沒飽,州縣官依然捱餓,就連雍正定下的養廉銀子(養廉銀製度跟和珅紀曉嵐沒關係)拿不到了。

同樣的證據《清史稿》是不肯寫的:從乾隆晚年開始,當嘉慶親政愈演愈烈的,是餓得不行的老百姓揭竿而起,連皇宮都被人家攻進去了——如果野菜拌稀粥能喫個半飽,老百姓是不會造反的。所以嘉慶喫飽沒喫飽不好說,老百姓肯定是還餓着呢。

和珅家裏只查出一噸黃金,價值幾億兩白銀的鉅額財富被誰私吞了?

​所以嘉慶扳倒和珅,與和珅是否貪腐無關,那就是清朝皇帝和王公大臣的一場饕餮盛宴,民脂民膏從一個貪官的口袋流向一羣貪官的腰包,“返還百姓”?想得美!

其實不僅僅是和珅,就是清朝(咱們只說清朝)的一個保長甲長,欺壓全村數十年,積累了成噸的金銀,一朝被罰沒,也沒聽說返還給村民。至於那些錢哪裏去了,我們只能回答:天知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