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5月30日下午,南京市文化與旅遊局發佈情況通報稱,遷移後的古井其實是“回到原址”,只不過遷移企業(德必文創公司)是在未履行文物報批手續且沒有文物保護專業資質隊伍參與的情況下進行,屬於違法。“保存如此完好的六朝古井在(南京)市區發現極爲罕見”,“是南京目前唯一一處在原址展示的古井,屬不可移動文物”。

原標題:南京一千年古井被企業私自遷移:文物部門稱系回遷,遭質疑

日前,南京市玄武區碑亭巷路邊一口六朝時期的古井,被市民發現遭到了某企業的私自遷移。遷移後,這口磚質古井的井深、外觀和材料都發生了變化。市民認爲這是一起嚴重破壞文物事件。

對此,5月30日下午,南京市文化與旅遊局發佈情況通報稱,遷移後的古井其實是“回到原址”,只不過遷移企業(德必文創公司)是在未履行文物報批手續且沒有文物保護專業資質隊伍參與的情況下進行,屬於違法。目前該局已組織執法,屬地文物部門赴現場查處。

不過,對於古井系“回遷”、“回家”的說法,南京當地一些文物保護志願者提出了質疑。

媒體曾報道,古井系“原地保護”

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薛冰對澎湃新聞說,這口六朝時期的磚井,是在2009年被發現的。

在2016年時,江蘇的《現代快報》、《南京晨報》等多家媒體曾刊發過相關報道。據當時的報道顯示,2009年,南京當地對碑亭巷25號危舊房屋項目改造,在考古發掘期間發現這口古井的。

刊發於《現代快報》的一篇題爲《碑亭巷口“冒”出一口六朝井?修繕後原汁原味展示》的報道中寫道: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古井是7年前(即2009年)考古發現的。當時古井有6米深,但底部已經破壞嚴重。考慮到它的重要性,當時,原本計劃把它整體“打包”起吊到南京市博物館。但由於種種原因,古井還是保留在原地。

據上述報道顯示,2012年,南京市文廣新局對這口六朝古井進行了修繕,作爲歷史見證,原汁原味地進行展示。

澎湃新聞注意到,當時,這口古井的位置位於碑亭巷西側路邊。這口古井還用玻璃罩、金屬圍欄保護了起來,並掛了不可移動文物的銘牌。

該不可移動文物銘牌上寫着,這口受保護的古井名爲“六朝磚井”,是南唐時期的皇家用井,距今已1100多年。“保存如此完好的六朝古井在(南京)市區發現極爲罕見”,“是南京目前唯一一處在原址展示的古井,屬不可移動文物”。

據相關文物保護研究者介紹,南京地區發現的古井,按照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徵。東漢時期的古井,多爲陶井。六朝後,至宋朝,以磚井爲主。宋朝以後的古井,井壁多由青磚或者條石壘築,但井欄多爲石質。

而像這口六朝古井,其井欄、井壁都是用磚頭砌成,且能保存到現在的,非常罕見。

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的薛冰也認爲,該古井是南京主城中歷史最悠久的古井。南京六朝時期的遺址本就不多,該口井是唯一保存下來的六朝時期的古井,是南京六朝古都的標誌,十分珍貴,“儘管南京街頭巷尾也有一些明清古井,但其歷史價值無法與這口六朝古井相比”。

古井被遷移,文物保護主管部門稱系“回遷”

但南京當地文物保護志願者最近卻發現,上述這口古井竟然“不翼而飛”了——原保護地沒有了六朝古井,而是出現了一處景觀噴泉。

那麼,那口六朝古井“跑”到哪裏去了呢?

文物保護志願者發現,該古井被遷移到了距原址不遠處十幾米的另外一個地方,位於“南京設計時尚中心”的後院裏。

此外,遷移後的“新”古井,與原的古井相比,有很大改變:井深從原來的6米變成了1米多,古井的直徑也比之前變小,且古井的磚與磚之間是用水泥黏合的。

那麼,這口古井爲何會被遷移呢?有關施工部門是否履行了上報審批等手續呢?

最近幾天,當地媒體及社交媒體圍繞這一事件紛紛進行報道,引發公衆關注。

5月30日下午,南京的文物保護主管部門——南京市文化與旅遊局(下簡稱文旅局)發佈情況通報稱,這口古井的確是被移動了,但是系回遷到原址,意思是古井“回家”了。

當時文物主管部門還認爲,涉事企業德必文創公司,在未履行文物報批手續、且沒有文物保護專家隊伍參與的情況下,“自行將該古井遷回原址”。

“遷回原址”說法,遭多方質疑

然而,南京市文旅局的這一說法,不僅沒有平息當地媒體和文保志願者心中的疑問,反而引來更多的猜測和質疑。

對南京地方文化和地方史頗有研究,著有《家住六朝煙水間》的南京作家、同時身爲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的薛冰認爲,南京市文化與旅遊局上述說法有待商榷。

他對澎湃新聞說,原先的古井井壁、井欄等相當完整,沒有人工施工的跡象,不像是被遷移的。

其次,薛冰認爲,如果當年發生過遷移,如此一個重要的文物項目,文物部門肯定會存有遷移的檔案、遷移過程的錄像照片等記錄,他希望文物部門可以拿出佐證。

“退一萬步說,2017年,該古井在原先的地點(碑亭巷西側路邊)被當地文化局公佈爲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那它就不應當再移動。”薛冰說。

“如果文物被移動,官方肯定要對民間說清楚的。”薛冰對澎湃新聞表示,民間有猜測,該口古井原址位於德必公司一個偏西方樣式街區的項目內,項目所在的房屋“好幾年沒租出去了”,而爲了打造西式街區,德必公司“嫌古井礙事”,就把古井給移走了,“而相關地方和部門爲了讓房子租出去,對古井遷移的做法予以默認”。

對於上述質疑,截至發稿前,南京市文化與旅遊局尚未給予澎湃新聞回應。

按照我國《文物法》,文物遷移、修繕必須要經過主管部門審批,並由有資質的企業進行作業,之後要由文物部門評估後才能驗收通過。

“南京作爲古都,它的底蘊從何而來?就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文物。文物隨意被遷移,無疑是對古都形象的破壞。”有南京當地市民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