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部分 媒體概況

第二部分 履責情況

一、認真履行正確引導責任

二、認真履行提供服務責任

三、認真履行人文關懷責任

四、認真履行繁榮發展文化責任

五、認真履行安全播出責任

六、認真履行遵守職業規範責任

七、認真履行保障新聞從業人員權益責任

八、認真履行合法經營責任

第三部分 履行社會責任不足和改進措施

一、上一年度存在問題及改進成效

二、本年度存在問題

第四部分 今後努力方向

第一部分 媒體概況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是一家綜合性傳媒機構,擁有9套廣播頻率、10套電視頻道和網微端新媒體矩陣,使用蒙、漢兩種語言傳播,不僅覆蓋國內30餘個省區市,還在蒙古國、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等境外落地,承擔着內宣和外宣的雙重任務。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爲指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創新組織新聞報道,妥善引導社會熱點,理性開展輿論監督,紮實推進媒體融合,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正能量,大力唱響主旋律。一年來,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在新聞採編、報道評論、轉載傳播、廣告編排等各方面恪守從業準則,自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認真履行安全播出、合法經營職責,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第二部分 履責情況

一、認真履行正確引導責任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繼續堅持新聞立臺,以“提質”爲核心,在時政報道、重點報道、突發事件快速發佈、評論言論延伸跟進等方面集中發力,努力打造主流權威發佈優勢,全年共開設《落實習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守望相助新時代 團結奮鬥再出發》《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爲》《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埋頭苦幹奮勇前進》《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等重點欄目近40個,在全國兩會、自治區兩會、改革開放40週年、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庫布其沙漠治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等主題報道中,推出了《奮鬥的滋味》《我有故事 請你來聽》《國是 心事》《到人民中間去》《綠色的琴絃》《40年·聲音地標》等數十個專欄,播發了上千條報道。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探索建立了“熱點事件三級響應機制”,以“上級關心、羣衆關注、普遍存在、時機合適”爲報道準繩,抓取一些公衆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話題,比如中小學生推遲到校時間、校外培訓亂象、供暖不力等等,統籌把握、持續關注、深度報道,形成了一定的聲勢和效應,起到了引導社會各界理性認識問題、配合政府部門推動事態正向發展的積極作用。

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內蒙古廣播電視臺2018年努力實現從節目到產品、從固定到移動、從單一到跨界的轉型,全年產生10萬+作品16個,其中1000萬+作品1部(《內蒙古一分鐘》點擊量超過1300萬次),100萬+作品4部,累計發起和保障數十場新媒體移動直播,多平臺、多終端、全媒體作戰能力有了顯著提升,主流輿論得以壯大,黨媒主陣地得以做強。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播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各類公益廣告9萬餘次,總時長約7萬分鍾,平均日播240餘次、約200分鐘,與商業廣告的比例在8%—10%區間,遠遠超過國家廣電總局3%的播出要求。

二、認真履行提供服務責任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主流媒體的重要職責。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爲羣衆及時提供各類資訊信息,滿足百姓知情權,方便羣衆生產生活,具體表現在:

服務三農三牧,溫暖基層百姓。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聯合“12316”三農服務熱線、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走進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永興鎮北棚村,爲村民送去醫療、科技服務。在活動現場,“12316”三農服務熱線專家給聞訊趕來的村民詳細講解鮮食玉米、養牛產業的發展前景,併爲農牧民朋友解答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知名醫學專家爲村民義診,針對目前公衆普遍存在的常見病進行面對面的預防教育和科普宣傳。

提供資訊信息,做好應急發佈。2018年夏季,內蒙古多地頻繁出現雷電暴雨天氣,並伴有地質災害發生。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以主流媒體的擔當,及時啓動應急機制,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繫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重大氣象預警信息的發佈傳播,爲全區防災減災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新聞廣播7月19日、25日兩次打通時段,做了兩場降雨防汛特別節目。交通之聲充分發揮內蒙古應急廣播的作用,成立了特殊天氣應急小分隊,與氣象、水利、公安、公路、民航等相關部門對接,通過線上節目、官方微信微博及朋友圈“應急廣播圖文”等方式第一時間發佈雨情、出行等實時狀況及防範知識。綠野之聲、農牧頻道也面向農牧民羣衆,及時發佈氣象災害預警,關注報道各地防汛搶險、抗災救災的實際舉措。

傳播健康理念,普及防病知識。內蒙古廣播電視臺開辦的電視節目《全民健康+》,整合優質醫療資源,面向不同年齡的受衆羣體,通過主持人、專家和熱心觀衆在演播室現場的交流互動、解疑釋惑,積極傳播防病治病知識,大力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康+》沒有產品推銷,沒有假冒專家,只憑借傳播健康資訊和理念,爲百姓提供生活服務,成爲養生節目的一股清流。

三、認真履行人文關懷責任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在服務中心、服務大局的同時,牢固樹立民本意識,把話筒指向基層,用鏡頭對準羣衆,及時反映弱勢羣體心聲,妥善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促進了民族團結、社會和諧。

2018年夏季,內蒙古多地發生洪澇災害。秉承災難事故報道以人爲本的原則,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新聞天天看》對此予以持續關注,多組記者在受災一線發回詳實報道。同時,節目組在“芸公益”板塊線下發出公益募捐倡議,呼籲社會力量配合政府對受災羣衆進行精準幫扶。倡議發出後,共收到數百名愛心人士和十多家愛心企業的捐款捐物,這些物資已全部用於災後重建。

關愛未成年人,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一直在行動。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天天看》節目從2016年開始發起助學活動,每年尋找一所貧困地區的小學,建立長期精準幫扶關係,已經連續開展三年。2018年,《新聞天天看》先後組織了“我們一起長大 芸公益六一特別行動”“芸公益”秋季助學活動等一系列公益活動,將目光聚焦貧困地區留守兒童,與數百名志願者一起,通過豐富有趣的互動活動,爲孩子們帶去關懷和溫暖,併發放助學物品和幫扶金。一年中,《新聞天天看》組織的“芸公益”活動,還爲志願者和受助兒童搭建了“一對一”長期幫扶關係的平臺,數百名兒童因此受益。

《福彩草原情》是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唯一一檔道德建設公益類欄目,從2009年開播至今,節目組始終踐行“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公益宗旨。2018年,《福彩草原情》創作完成了“孝親敬老”“樂善好施”“盡職守信”“自強之星”“愛心救援”“精準扶貧”等多個系列共52期節目。這些節目挖掘困境中的勵志故事,展現艱難人生中的不屈性格,始終保持講述真情、弘揚美德、傳播溫暖的創作基調,不僅爲政府部門救助弱勢羣體搭建了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化解社會矛盾的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好評。

一直以來,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聚焦弱勢羣體,傳遞人文關懷,體現了媒體的責任和擔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好評。2018年6月24日,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全媒體公益年會暨2018首屆全媒體公益內容表彰大會”上,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榮獲最佳組織獎,“《新聞天天看》10週年特別策劃”榮獲公益專題類好作品獎,《福彩草原情》榮獲優秀作品獎,“雷蒙公益”榮獲公益欄目類好作品獎,《新聞天天看》主播王芸榮獲最佳主持人獎。

四、認真履行繁榮發展文化責任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切實承擔起知識普及、社會教化、道德傳承等職能,一年來秉承對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草原文化的高度自信,以文學、藝術、民俗等文化形態和文化現象爲背景,策劃推出了一大批既有豐富內涵、又有文化品格的活動和節目。其中:

讀書活動,潤物無聲。內蒙古廣播電視臺2018年策劃推出了“大聲讀課文”活動,迅速吸引了衆多學生參與。在活動中,新聞主播走進校園與中小學生近距離互動,從發聲技巧、情感運用等多方面予以專業指導和點評,極大地增強了孩子們的朗讀興趣,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思想教育,創新開展。以內蒙古大學爲試點,內蒙古廣播電視臺2018年舉辦“《開卷有理》進校園”融媒體直播活動,邀請大學教授以現場互動、問答贈送、直播留言、表情包、動漫等形式,生動有趣地講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並利用二維碼APP、微信公衆號等互聯網平臺創建線上線下社羣,通過評論、轉載、點贊等形式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們在輕鬆的氛圍中認識不一樣的馬克思。

草原文化,全景呈現。2018年5月19日,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七套漢語頻率並機直播,聯合推出了總時長達七個半小時的融媒體直播《風情內蒙古》,生動展現了內蒙古壯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地域文化和大美的民族風情。在這次直播中,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採用了廣播音頻直播、新浪官方微博、騰格里新聞視頻客戶端等融媒體技術手段,以“音視圖”多元素進行傳播和呈現,探索出了主題宣傳融媒體直播的新模式,突破了各廣播頻率的收聽關注度,有效調動和提升了受衆參與互動的熱情。

普法教育,從小抓起。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少兒頻道普法節目《說法班會》緊貼中小學生生活實際,結合網絡輿論熱點,選題涉及“詆譭英雄形象是否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壓歲錢歸誰管”等,既有很強的時效性,又與青少年的成長息息相關,節目形式新穎、互動性強,通過“班會”這種中小學生熟悉的形式,設置“班長提問”“學生辯論”“老師講解”“專家解讀”等多個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用充滿童趣的手法呈現法律條文、傳遞法律思想。

傳統文化,融合表達。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依託內蒙古豐富的草原文化資源,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文藝節目大膽創新,2018年春晚以“放歌新時代”爲主題,以更走心、更有情的方式,通過小家的幸福折射內蒙古的和諧、國家的興順。晚會設立東西部兩處外景地,展現不同地區的年俗特色,將草原文化、黃河文化、林海雪原等多種元素,匯聚融合成一臺多彩晚會,形成了多民族共唱一首歌的歡樂和諧景象。

五、認真履行安全播出責任

安全播出和網絡安全是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深入落實技術保障工作,加強設備系統維護檢修,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和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調度指揮和處置能力,圓滿完成自治區兩會、全國兩會、草原文化節等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的技術保障工作。同時配合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自治區公安廳網安總隊開展網絡安全檢查,制定《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完成了騰格里網及辦公網等級保護工作,全臺信息系統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2018年5月18日、5月21日,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蒙古語廣播、蒙古語文化頻道先後實現24小時播出。2018年6月8日,電視新聞中心從原彩電大樓順利搬遷新址,正式啓用300平方米新聞演播室,至此,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蒙漢語衛視頻道全部實現16:9高清製播,全面步入高清時代。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9套廣播頻率播出56854小時,10套電視頻道播出86340小時,停播率均遠遠低於國家廣電總局的限制標準。

六、認真履行遵守職業規範責任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通過制度保障、流程規範、加強培訓等方式,多措並舉進一步規範各類工作人員的職業行爲,切實抓好行業自律。

一是嚴格執行宣傳會議制度。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現有編委會、宣傳週例會、新聞日例會等宣傳會議制度,形成“日監看、周調度、月策劃、季分析、年總結”機制,統籌把控宣傳報道方向。

二是嚴格執行宣傳管理制度。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繼續執行三級四審制度、重大事項逐級請示報告制度、臺領導24小時值班制度、重要播出保障期每日零報告制度,確保新聞宣傳導向無誤、操作無誤、報道無誤、播出無誤。

三是完善細化突發事件應急輿論引導預案,加強與各地區各部門的互聯互通,建立快速溝通渠道和高效反應機制,規範記者採編行爲,確保在輿情可控前提下,對突發事件、焦點事件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第一時間發佈權威信息,第一時間澄清謬誤。

四是強化培養記者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通過聽黨課、黨支部學習、主題黨日活動、在線微課堂、業務講座培訓等方式,加強對編輯記者特別是年輕編輯記者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使採編隊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從上至下堅決抵制有償新聞、虛假新聞,從源頭上杜絕新聞敲詐和新聞炒作。

七、認真履行保障新聞從業人員權益責任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創新目標考覈機制,認真做好薪酬管理和職稱改革工作,保障了職工合法權益,調動了職工工作熱情。

一是搭建涵蓋共性目標和具體目標的考覈平臺,將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安全播出、綜治目標等納入共性目標,將年度工作任務、年度平均收聽、收視率、創收收入等指標納入具體目標考覈範圍,在考覈中用“數據說話”,增加了目標考覈的科學性、合理性。

二是認真做好全臺職工的薪級工資升級、未休假補貼發放等工作,準確無誤地完成了2018年各類社會保障繳納基數的核定工作。完成新考錄77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的政審、體檢及合同簽訂、工資、醫療及養老保險覈定等工作。及時辦理在職保健人員、退休保健人員和轉往外地就醫人員報銷醫藥費。

三是完成了人員信息採集、養老保險繳費工資信息確認、2014年10月後退休人員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認定、與人社、財政部門三方結算、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和對清算、退休人員基本退休費清算等工作,截至2018年10月,順利完成了全臺養老保險準備期工作。

四是在充分徵求全臺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內蒙古廣播電視臺關於2018年度職稱申報初評方案》,經過初評委員會評定和審覈,全臺共有227人報送到各系列職稱評審委員會。同時,積極探索職稱聘任制度改革。

八、認真履行合法經營責任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繼續堅決貫徹執行《廣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辦法》等臺內製度,不斷加大管理力度,嚴格執行三級審片制度,特別是針對衛視頻道專題廣告,實行領導班子集體審片、共同簽署審片意見。對廣告監管部門提出的個別廣告違規問題,及時予以撤換。

爲促進內蒙古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發展,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從2017年4月1日起就已停播所有廣播頻率的醫療、醫藥、養生類專題類廣告。衛視頻道的專題類廣告,繼2017年縮減48分鐘的基礎上,2018年又縮減了28分鐘。目前,我臺廣播、電視均已無醫藥健康類講座,播出環境基本淨化。

根據自治區工商局提供的最新一期監測報告,2018年12月份,我臺電視廣告違法率依舊維持在0%,廣播違法率已降至0.13%。自治區工商局的監測數據客觀地表明,2018年,我臺認真履行合法經營責任成效進一步顯現。

第三部分 履行社會責任不足和改進措施

一、上一年度存在問題及改進成效

2017年,我臺存在策劃能力有待加強、報道方式有待創新、節目創優有待突破等問題。針對這些短板,2018年,我臺以“提升新聞輿論工作質量”爲目標,細化任務、明確責任,紮實推進“精品創作”“創新創優”“媒體融合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管理水平提升”“新聞指揮調度”六大工程,通過主題報道提升新聞策劃前瞻能力,通過日常報道提升新聞評論撰寫能力,通過內容建設提升全媒體作戰能力,通過設置議題提升主動引導輿論能力,通過獎評機制提升創新創優能力。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推出了《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奮鬥在一線》《草原學習輕騎兵》《豐收的味道》《庫布其變奏》《文明始於微處》等多個創新節目欄目。

2018年,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製作推出16個點擊量超過10萬的新媒體產品,其中點擊量超過1300萬的新媒體產品1個,點擊量超過100萬的4個;我臺《新聞天天看》欄目官方微信公衆號,關注人數達33萬,在自治區網信辦公衆號周榜中,以平均每週110萬次的閱讀量蟬聯榜單冠軍,2018年下半年連續5次進入中國微信月榜500強;我臺《都市全接觸》欄目微信公衆號閱讀量從年初每週20萬人次,到目前已達每週100萬人次,在全區新媒體點擊量排行中名列前三。

二、本年度存在問題

一是文藝精品節目創作相對滯後。內蒙古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爲文藝節目出精品提供了肥沃的創作土壤,但目前我臺缺少植根草原文化沃土的文藝精品節目,文藝創作存在有數量、缺質量的問題。

二是先網後臺、移動優先意識有待進一步強化。個別部門個別記者沒有積極主動藉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努力轉換自身狀態、表達語態和節目形態,還不能完全適應融合發展的輿論引導新格局。

第四部分 今後努力方向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文藝觀教育,引導和要求編輯記者紮根基層、深入羣衆,通過踐行記者“四力”提升媒體“四力”。在宣傳中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加強新聞報道選題和文藝創作規劃,推動新聞和文藝工作在新時代展現新形象、實現新作爲。

二、建好用好融媒體新聞指揮調度中心,推進融媒體建設。新聞指揮調度中心作爲融媒體建設的一個抓手,要打通臺網微端,重構策劃、採編、發稿流程,建立策劃統籌、輿情研判、應急響應、新聞監測、收視分析、影響評估等相關工作機制,保障中心高效運轉。

三、實施媒體採編人員向融媒體轉型、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對現有采編人員的培訓,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專題培訓、觀摩交流、業務研討、實戰演練,提升採編人員的思想觀念和業務水平,引導他們向全媒體記者編輯轉型。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考覈評價體系,將融媒體產品納入績效考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