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隨着A股交易熱情回落,“破淨”大軍再度擴容。

截至5月30日,Wind資訊統計數據中已有237家上市公司的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價格,其中*ST利源(002501)、衆泰汽車(000980)、*ST德豪(002005)市淨率最低,分別爲0.481倍、0.511倍、0.513倍。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魯股中也有不少公司陷入“破淨”窘境,如南山鋁業(600219)市淨率只有0.714倍,華電國際(600027)也只有0.716倍。

令人頗感興趣的是,這些“破淨”魯股中,不乏被社保基金、券商等機構青睞的個股。如南山鋁業就連續三季度獲得社保基金增持,華電國際則也受到多次券商推薦。這些個股能否“抄底”,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南山鋁業市淨率逼近0.7倍

30日,A股低開震盪,並一度大幅下跌,至收盤才勉力回升。其中,上證綜指收報2905.81點,下跌8.89點;創業板指報1485.24點,下跌12.65點。

市場這一表現,也令個股繼續低迷,其中“破淨”板塊尤爲突出。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當日收盤,A股跌破淨資產價格的上市公司達到237家,較兩週前的193家增加了2成多。

從破淨股集中區域看,重資產、週期性等行業“破淨”明顯,其中房地產、銀行業成爲“重災區”,鋼鐵、採掘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跌破淨資產或在破淨邊緣。

另外,在年報頻出黑天鵝與強化退市的壓力下,不少ST股加入破淨大軍。這是因爲ST股板塊的均價自4月中旬就開啓了單邊下跌模式,板塊指數已跌去30%。其中,*ST利源的市淨率已經跌破0.5倍關口。

魯股方面,南山鋁業、華泰股份(600308)等個股“破淨”明顯,南山鋁業市淨率更是逼近0.7倍。它們的股價在二級市場已連續走出較長時間的下跌行情,其中南山鋁業自4月開始下跌,近兩月跌幅分別爲5.99%、8.37%;華泰股份4月則下跌了13.75%,5月至今的跌幅也超過10%。

另外,華電國際(600027)、山東鋼鐵(600022)等魯股也長期徘徊在每股淨資產之下,幾隻個股在二級市場的表現近兩月也同樣不理想。

對於上述“破淨”個股集中於相關板塊的現象,國創展博宏觀研究部分析師李瑞華表示,今年資金面明顯對新興產業、高技術應用領域更感興趣,重資產、週期性行業由於需求不旺、轉型壓力大,資金流出明顯,導致股價表現不理想,股價長期低於淨資產表現。

不過,這些“破淨股”當中真的沒有被錯殺的嗎?

社保基金加倉股或有抄底良機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雖然一些個股長期處於跌破淨資產的窘境,但機構對其卻頗爲青睞。

比如,南山鋁業自去年三季度開始,就獲得社保基金的持續增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有兩隻社保基金成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社保基金四一二組合持有公司4791.06萬股,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持有公司4000萬股。

還有華電國際也是社保基金加倉個股,一季報顯示,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社保基金一零三組合的身影,持股數量達到4999.99萬股。同時,公司股東中還有證金、匯金等國家隊身影。

實際上,華電國際也是券商青睞對象,華創證券上月底就對公司給出了強烈推薦的評級,認爲公司目標價位可以到5.09元/股,較現在不到4元錢的股價,有20%多的上漲空間。

對此,李瑞華表示,近年來傳統產業中不乏通過技術提升、轉做高端產品、增加附加值的公司出現。而隨着環保、新舊產能轉換等政策的推進,傳統產業中的龍頭股仍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破淨”都能抄底。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一些上市公司長時間的、深度破淨,這與其本身的現金流惡化、經營業績不濟等因素有關,表象上看似有“安全邊際”,但實則風險很大。

如衆泰汽車(000980)當前的市淨率爲0.51倍,是汽車股當中破淨幅度最大的一例。公司連續4個季度出現淨利下滑。從現金流角度來看,2018年末,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由2017年的902.5萬下降至-23.1億元,同比降幅達25733.2%;今年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仍未好轉,爲-9.28億,陷入經營惡化與股價下跌的惡性循環,應引起投資者謹慎對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