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报栏 | 开票啦!用最美的影像纪念“小燕子”——王丹凤主题影片展映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传唱了60余年的儿歌《小燕子》,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可惜的是,这首歌曲的原唱——电影演员王丹凤于5月2日凌晨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得到这一噩耗的当天,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就发布消息,今年6月份举行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在“向大师致敬”单元中安排2K修复版的《护士日记》。而上海美琪大戏院,也特地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在5月16日举办王丹凤主题影片展映,共同缅怀这位老艺术家。

此次为影迷选择了王丹凤的两部经典影片,一部短片《女理发师》,另一部则是代表作《桃花扇》。

本次放映的《女理发师》是2K修复版本,极具艺术价值。而《桃花扇》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也没放映过,算是首发了。

《女理发师》

5月16日(周三) 19:00

《桃花扇》

5月16日(周三) 20:20

购票方式:淘票票、猫眼

要晓得,就连张爱玲都曾用文字形容过王丹凤,“宁波人漂亮的多,如王丹凤,我想是沿海史前人种学关系。”

或许,很多人对王丹凤并不熟悉,除了一首《小燕子》就没有更多了解。其实,她出道不久,就因出演《新渔光曲》被称为“小周璇”,之后更是和周璇、李丽华、白光齐名,并称“沪港四大女星”。

王丹凤进入电影圈可谓巧合,当时她家邻居是电影明星舒丽娟。

有一次,舒丽娟要帮剧组物色一个演丫鬟的小女孩。一开始,舒丽娟推荐了王丹凤的姐姐,没想到最后导演看上了陪姐姐一起去试镜的王丹凤。

20岁的王丹凤

从那之后,王丹凤正式踏入了演艺圈,从群众演员开始做起,一步步变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梦中情人。

和当时很多沪上大部分女星不同,王丹凤曾一度赴香港拍戏,事业蒸蒸日上。还在那个期间,和自己的偶像“电影皇后”胡蝶合作了电影《锦绣天堂》。

王丹凤晚年和胡蝶依旧姐妹情深

香港著名歌手罗文就曾回忆道,那会儿班上男生分两派,一派迷恋王晓棠,另一派则痴迷王丹凤。而他就是典型的王丹凤迷。“但凡她演的电影,每上映一部就看一部,《护士日记》看了三遍,那首插曲《小燕子》我都能背出来了,至今还能从头唱下来。”

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王丹凤就立马回了上海,和她这辈子唯一的男友柳和清结婚。和很多女星不同,王丹凤没有负面新闻,除了拍戏就是看书,或者看戏剧。

作为大众眼中的巨星,王丹凤一直保持谦虚,从小就以阮玲玉、周璇、袁美云等人为偶像,家里的墙上都贴着从画报上剪下来的照片。后来,成名多时,再次提起“小周璇”的雅名时,她依然会说,“我比周璇差得多了,周璇是真的很有名,也长得很漂亮的。”

王丹凤和周璇

王丹凤自认不是天赋型演员,当时拍《女理发师》的时候,更是去理发店学习,进行了一阵子的生活体验,才有了最后精湛的演出。

当周边很多工作人员再次回忆起她的时候,都是赞赏有加。曾经参与《桃花扇》制作的电影剪辑师薛效强回忆,王丹凤拍戏从来不摆明星架子,也不搞特殊化。

当时住招待所,剧组的女生都会主动去打扫厕所,王丹凤从不搞特殊化,也会拿着脸盆和大家一起冲厕所。不仅如此,每次出去拍戏都会有很多大物件需要搬运,王丹凤都会过来帮忙装车卸车。

其实,《桃花扇》对于王丹凤来说,也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电影借李香君和侯朝宗的离合之情,写南明王朝的兴亡之感。在当时被指有一定的政治问题,王丹凤也因此被关进“牛棚”,很久才被洗清冤屈。

后来,她暂居香港,返回上海后又主演了《儿子、孙子和种子》、《玉色蝴蝶》等作品。

《玉色蝴蝶》成为王丹凤对影坛的告别之作。

2017年时,王丹凤被授予了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如今,“小燕子”已经化凤西去,但是最美的影像依然留在我们心里。

******

上海美琪大戏院票务管家

已经开通啦!

即可一览美琪除电影之外的所有已开票演出,

并「选座购票」!

售票电话 | 021-62173311

售票地址 | 上海市江宁路66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