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日本人渡邊千春對俄國領土做了一個統計,從16世紀的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1547-1584)到20世紀初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894-1917),300多年時間裏,俄國從小小的莫斯科公國變成了擁有2280萬平方公里領土的世界性帝國,平均以130平方公里/天的速度向外擴張領土。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俄國曆史學家克留切夫斯基說過:一部俄國曆史,就是一部不斷向國外殖民進行領土擴張的歷史。在俄國擴張過程中,受傷最大的毫無疑問是中國。17世紀下半葉,俄國在向遠東擴張時與中國發生了邊境衝突,衝突最終演變成了一場規模較小的戰爭——雅克薩之戰。

從表面上看,兩次雅克薩之戰大清都取得了勝利,成功阻止了俄國入侵黑龍江流域的企圖。但是進一步深入分析箇中來龍去脈,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勝利並不是十分光彩。雅克薩之戰的過程很簡單,並沒有太多的可挖掘之處,但其折射的兩種文化或文明之間的碰撞,值得反思。

十三世紀,拔都征服了東歐平原的羅斯諸國,並將其併入了欽察汗國的版圖。十三世紀末,俄國的前身莫斯科公國於諸侯割據中誕生。

十四世紀時,莫斯科公國已經發展成了區域商業中心,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逐漸征服了鄰近諸侯。之後又以重金公關和出兵平叛的方式,獲得了欽察汗國大汗的信任,被賦予替大汗向羅斯諸國收稅的權利。

莫斯科大公國利用這一權利,縱橫捭闔,不斷打壓和兼併鄰近諸國,實力不斷增強,與此相反的是,欽察汗國陷入了分裂和衰落。1480年,莫斯科大公國通過戰爭擺脫了欽察汗國的控制,並於十六世紀初建立了統一的俄羅斯國家。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莫斯科大公國

俄羅斯建國時,其領土“北達白海,南至奧卡河,西及第聶伯河上游,東抵北烏拉爾山脈的支脈,”面積共280萬平方公里,是東歐第一大國。

從地理位置看,俄羅斯西北是瑞典,西面是普魯士、波蘭-立陶宛,南面到東面,依次是克里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這些都是從當年的欽察汗國中分裂出來的國家。

西邊是強大歐洲國家,東邊是落後的遊牧國家,所以俄國向東方擴張的速度非常快,從1549年到1598年,俄羅斯相繼滅亡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以及西伯利亞汗國,至1639年,俄國人已經推進到了瀕臨太平洋鄂的霍次克海岸。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俄國人向東推進的時間表


俄國人推進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西伯利亞的大多數民族社會發展水平很低,有些還處於氏族社會,無力抵抗俄國人。

二是俄國人的擴張基於資本原始積累的驅動,就如同懷着“黃金探險夢”的西歐殖民者一樣,只不過前者搞到的是黃金和白銀,俄國搞到的是皮毛,當時皮毛在歐洲市場很受歡迎,幾乎一本萬利。

三是地理原因,西伯利亞的三條大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都是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其支流多是東西走向,各水系的支流的源頭之間相距很近,分水嶺極易跨越,非常適合水利聯運,便於哥薩克東進。

哥薩克:突厥語的意思是“自由人”或“勇敢者”,是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的遊牧民,以驍勇善戰和精湛的騎術著稱,是俄國向東方擴張的基幹力量。

1639年,探險者伊萬·莫斯克維金率領30名哥薩克,懷着尋找新土地和銀礦的夢,探險來到了鄂霍次克海岸的烏利亞河口,並沿海岸線向南航行到了珊塔爾羣島,他們從被俘的鄂溫克人口處打聽到有一條流入東海的大河,河岸有一座銀山。這是俄國人第一次聽到關於黑龍江的情報。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伊萬·莫斯克維金的情報很快得到了證實——與伊萬·莫斯克維金同時出發的馬克西姆·佩爾菲利耶夫率領的探險隊,探知外興安嶺以南有一條大河,沿岸聚居着達斡爾人,達斡爾人農牧發達。

俄國在東西伯利亞的擴張力量十分有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西伯利亞人口稀少,且多從事漁獵、遊牧生產,無法向軍隊和移民提供糧食,俄國只能從歐洲向東西伯利亞萬里轉運糧草,數量十分有限,這使得俄國在這一地區的殖民擴張往往只有幾十上百人的規模。當探知達斡爾人地區農牧發達、糧源豐盛時,俄國人便迫不及待的準備武力侵佔。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俄國殖民征服者(油畫)


1643年,雅庫茨克統領彼得·戈洛文派遣手下文書官瓦西里·波雅科夫遠征黑龍江(俄國稱之爲阿穆爾河):爲國君徵收皮毛貢賦,尋找尚未納貢的人,以及銀、銅、鉛礦和糧食,修築堡砦,探明當地人同中國的關係,如果當地人拒絕納貢,就對他們作戰。

1643年七月,波雅科夫率領132人的隊伍沿拿勒河下行,翻越外興安嶺,進入精奇里江,闖入了達斡爾人的地方。

波雅科夫利用達斡爾人的單純與好客,設計綁架了一個部落頭領,敲詐勒索,套路幾乎與西班牙人皮薩羅征服印加帝國一樣。不過達斡爾人不像印加帝國那樣發展到了中央集權的國家階段,綁一個部落首領並不能讓達斡爾人全部屈服。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征服遠東的哥薩克(油畫)


一個地方失敗後,波雅科夫一行人只得換個地方故技重施,逐漸變成流竄的強盜,到處敲詐勒索搶劫。他們沿黑龍江下行,一路經過了松花江口、烏蘇里江口,到達了黑龍江口。經過一年多的探險,波雅科夫一行人折損過半,原路返回已無可能,物資奇缺,待在原地只能坐以待斃。

此時,殖民者冒險的精神再次讓這夥人死裏逃生——他們衝出黑龍江口,在海上硬挺了八十幾天後,被巨大的海浪拋到了烏利亞河口。1647年七月,波雅科夫一行人回到了雅庫茨克,此時距他們出發已整整過去了3年。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波雅科夫入侵路線


波雅科夫雖然沒有完成殖民征服的目的,但卻收集到了黑龍江地區的地理、民族、物產等各種情報,還繪製了進入黑龍江地區的線路圖。波雅科夫在向上級彙報時,極力宣揚黑龍江地區人煙稠密、物產豐富,只要派遣300人軍隊,修建三個堡砦,就能徹底征服這個地區。

波雅科夫帶回來的情報,激起了而俄國上下狂熱的征服慾望。然而,俄國此時無力在東方組織起一支像樣的軍隊。關鍵時刻,一個叫哈巴羅夫的亦商亦匪的人站了出來,聲稱他知道一條去黑龍江的近路,並且可以自帶乾糧,組織遠征軍爲國分憂。

1649年三月,哈巴羅夫帶領70人的遠征軍從雅庫茨克向黑龍江出發,到達達斡爾人的住地後,哈巴羅夫得知達斡爾人向清朝皇帝進貢,且清朝有強大的軍隊,能使用火槍作戰。

哈巴羅夫自感兵力不足,於是回到雅庫茨克招兵,湊齊了138人、3門大炮。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哥薩克逼迫當地部落繳納皮毛


1650年九月,哈巴羅夫再次來到黑龍江,擊敗了達斡爾酋長阿爾巴西,並佔領了阿爾巴西的駐地雅克薩城寨。之後哈巴羅夫以雅克薩爲基地,四處攻擊達斡爾人,屠殺男人,搶劫婦女和財貨。

1651年夏,哈巴羅夫率領200多人沿黑龍江往下游推進,一路燒殺搶掠,來到了黑龍江下游的宏加力河口,與赫哲人聚居的烏扎拉村隔江相對。赫哲人聯合女真人,趁俄國人分兵出去搶魚之際,偷襲俄國人營寨,反被俄國人擊敗。無奈之下,赫哲人和女真人只得向大清政府求助。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俄軍與當地部落激戰


1652年四月,寧古塔章京海包率領清軍突襲哈巴羅夫營寨,清軍用火炮將寨牆轟塌,從缺口突入了營寨,俄國人覆滅在即,然而關鍵時候,海包卻命令清軍:不許放火燒城,不許殺哥薩克,要抓活的。

哈巴羅夫抓住機會,調來大炮猛轟突入營寨的清軍,清軍隊伍太過密集,遭受重大傷亡,不得不撤退。哈巴羅夫雖然打退了清軍的突襲,但也認識到了清軍的實力,擔心清軍報復,於是放棄營寨,回到了黑龍江上游。

此後,哈巴羅夫遠征軍內部出現了譁變和權力鬥爭,哈巴羅夫去職,部下斯捷潘諾夫接過了指揮棒。斯捷潘諾夫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給養不足,士氣低落,沒有後援。

中國方面,清政府將黑龍江上游的居民都遷移到松花江和嫩江,完全斷絕了俄國人的糧食來源。斯捷潘諾夫幾次冒險深入松花江搶奪糧食,遭到清軍有力反擊。從1658年開始,清軍多次反攻俄軍,打死了斯捷潘諾夫,收復並拆毀了雅克薩城。1660年,清軍肅清了黑龍江中、下游的沙俄勢力。

當時,沙俄對中國的入侵,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從雅庫茨克出發,南下翻越外興安嶺,一從葉尼塞斯克出發,向東南挺進,進入貝加爾湖以東地區。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雅克薩與尼布楚的位置


就在巴哈羅夫騷擾黑龍江之際,另一支俄國遠征軍來到貝加爾湖以東地區,並逐步建立了以尼布楚爲中心的殖民勢力範圍。不過,對彪悍的蒙古部落,這路俄軍進展很不順利。貴族士官托爾布津帶領手下75人,坐困於尼布楚的3個堡砦之中,進退兩難。沙俄對中國的入侵漸漸陷入低潮。

此時,雅克薩方面傳來了一個消息,再次點燃了俄國人入侵黑龍江的野心。

一個叫切爾尼果夫斯基的俄籍波蘭人殺死當地官員,糾集80幾個罪犯逃到了黑龍江,並在雅克薩城寨的故址上重建了一座城堡。新的雅克薩城堡呈長方形,長18俄丈(1俄丈2.143米),寬13俄丈,以木頭做城牆,牆外挖有深達2俄仗的塹壕,城堡上修有3座哨樓。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雅克薩城堡


切爾尼果夫斯基以雅克薩爲據點,四處劫掠,並將搶到財物獻給尼布楚統領託和沙俄政府,進行公關洗白,沙俄政府考慮切爾尼果夫斯基一夥開疆拓土有功,收編了他們。雅克薩城迎來了高光時刻,形形色色的殖民者、探險者、移民來到這裏,形成了哥薩克村屯,屯墾殖民。

雅克薩漸漸興旺,沙俄政府也加大了對尼布楚地區的支援,他們在色楞河下游修建了堡砦,作爲侵入蒙古腹地的據點,蠢蠢欲動。

俄國的一系列舉動,嚴重威脅着大清的東北部邊疆,大清方面對此有何反應呢?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康熙皇帝


東北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滿清自然不會坐視沙俄蠶食。1671年,康熙前往東北拜謁祖陵時,曾向寧古塔將軍巴海指示:羅剎(俄國)雖雲投誠,尤當加意防禦,操練士馬。整備器械,毋墜狡猾計。

然而,相比癬疥之疾的沙俄,康熙更關心心腹之患的三藩。康熙東巡後不到兩年,三藩之亂爆發,這一打就是八年。直到1681年三藩之亂平定後,康熙纔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東北。

1682年,康熙第二次前往東北祭祖,特意前往松花江考察了邊防,考慮部署抵禦沙俄入侵。

戰與和,是外交問題的兩個面。事實上,沙俄在武力入侵的同時,曾多次向北京派遣外交使團,由於沙俄缺乏談判誠意,兩國沒有達成任何共識,談判無疾而終。之後,康熙兩次派外人到尼布楚,要求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但俄國不予理睬。

在這種情況下,大清只得選擇武力解決問題。

爲了掌握雅克薩俄軍情報,康熙命將軍郎談和彭春前往雅克薩一帶調查。

郎談曾討伐過大同叛將姜瓖和李自成餘黨李來亨,彭春參加過平定三藩之亂,都是久經沙場的戰將。雅克薩就一座木製城堡,幾百俄國兵駐守,二人一致認爲:攻取羅剎甚易,發兵三千足矣!但是此戰最大的問題不是敵人本身,而是補給線。

從興安嶺到雅克薩這一段,地理條件惡劣,沿途林木叢雜,冬雪堅冰,夏雨泥淖,只有輕裝可以到達。三千大軍一旦出動,需要大量的物資、器械、糧草,這些東西很難通過車輛運輸過去,只能利用黑龍江水運,而水運則需要事先造船。

康熙根據郎談和彭春的奏報,做了戰備部署:

此前,清軍在黑龍江兩岸沒有駐軍,距黑龍江最近的寧古塔也在千里之外。爲此康熙下令建立了璦琿城和黑龍江城,任命寧古塔副都統薩布素爲黑龍江將軍,駐兵屯田,與雅克薩相對壘。

在開成(開原縣)等地設立儲備糧倉,建造運糧船,組織水手,通過遼河-松花江-黑龍江水道,將糧食、火炮等大宗物資運送到璦琿城和黑龍江城。命戶部尚書伊桑阿帶領工匠,前往寧古塔修造戰船,加緊操練,配合陸地作戰。

設置寧古塔與璦琿城、黑龍江城之間的驛站,從福建調來了500擅長水站的藤牌兵,又命令直隸、山西、山東、河南四省各選拔250名熟悉火器的士兵,開赴雅克薩前線助戰,命八旗都統彭春赴黑龍江出任主帥,主持雅克薩方面戰事。

清軍進行戰備動員的同時,俄國也在磨刀霍霍,沙皇命令在西伯利亞招募一千名哥薩克,攜帶槍炮彈藥前往黑龍江增援,任命富有作戰經驗的托爾布津爲雅克薩統領,貯存糧食物資,修築工事,加固城防,準備與清軍展開大戰。

1685年二月,康熙正式下達了攻取雅克薩的命令,六月,3000清軍抵達了雅克薩城下。在此之前,達斡爾人通過俄軍俘虜和實地偵查,掌握了雅克薩俄軍佈防情況。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清軍進攻雅克薩


在最後通牒遭拒後,彭春下令攻城。清軍一部在雅克薩城南施放弓弩,一部攜紅衣大炮在城北猛攻,水師在城東南警戒,防止俄軍從水上逃走。紅衣大炮猛轟一夜,雅克薩木質城堡被砸的千瘡百孔,俄軍傷亡慘重。第二天清晨,清軍在城堡三面堆積木柴,聲稱放火燒城,俄軍陷入絕望,托爾布津乞降,戰鬥結束。

清軍的俘虜政策十分寬大,六百多名俄國俘虜被允許攜帶武器(大炮除外)、物資撤離,托爾布津承諾不再到雅克薩騷擾。俄國人走後,清軍燒燬雅克薩城,撤回了璦琿城。

清軍撤回璦琿城後,尼布楚統領烏拉索夫集結兵力準備反撲,當俄軍偵知清軍已經撤退後,托爾布津再次率軍來到雅克薩,重建了一座城堡。爲了防禦清軍火炮,俄軍改進了築城方法,四周築土牆,土牆底座高4俄丈,高1俄丈半,城堡內修蓋火藥庫、軍需庫和糧倉,整個工程進歷時半年才完成。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1686年二月,黑龍江將軍薩布素上奏:羅剎復來雅克薩,築城盤踞,臣請於冰消時,督修船艦,親率官兵,相機進剿。康熙於是命令薩布素率所部2000人攻取雅克薩,並指示薩布素攻取雅克薩後,提兵前往尼布楚,事畢後退往雅克薩過冬,別再毀城了。

相較於第一次雅克薩之戰,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打得很喫力。俄軍升級了城防,清軍火炮無法摧毀俄軍城牆,而且雅克薩城內有俄軍826人,全部裝備了火槍,還有12門火炮,火力遠強於以冷兵器爲主的清軍。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紅衣大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多次強攻失敗後,清軍採取了圍困之策,沿雅克薩城挖塹壕,壕外設木樁鹿角,分兵把守。又在臨江一面佈置水軍,內防俄軍逃跑,外拒俄軍援兵。

俄軍多次突圍,均被清軍擊退。九月,托爾布津被清軍火炮命中腿部斃命,不久嚴冬來臨,俄軍物資慢慢耗盡,飢寒交迫,加之壞血病流行,戰鬥力大減。清軍也不急於攻城,就一直圍着。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清軍圍困雅克薩城


莫斯科得知雅克薩的艱難處境後一籌莫展。當時,俄國正忙於奪取克里米亞,並準備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不可能抽調兵力支援遙遠的雅克薩,而西伯利亞是一片蠻荒,人力、物力都不足以支援前線俄軍。

1686年秋,俄國派遣使者來到北京,使者表示俄國正在調集大批援軍支援雅克薩,進行外交恫嚇,另一方面又聲明已正式指派戈洛文爲大使,前來中國舉行邊界談判,希望清國停戰。

1686年十二月,康熙見以戰促和的目的已經達到,下令雅克薩撤圍,清軍拿出糧食救濟俄軍,甚至還派醫生給俄國兵治病。最終,城內俄軍只剩下66人。

至此,雅克薩之戰結束。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尼布楚條約簽訂場景(蠟像)


1867年九月,經過長期艱難的談判,索額圖與戈洛文在尼布楚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中國收回了雅克薩方面被俄軍侵佔的領土,俄國則將之前不屬於自己的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一帶的領土納入了版圖,並且獲得了在中國通商的權益。

《尼布楚條約》是清朝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條約,也是清朝第一次正式以“中國”爲名,進行對外交往。

用現在的眼光看,中國在戰場取得完全勝利的情況,與俄國簽訂這樣一個條約,無疑是喫虧的,割地、賠款、通商等等要求,不存在的。對於燒殺搶掠的俄軍,寬大爲懷,優待放回。

儘管康熙的部分退讓,是考慮到了俄國和葛爾丹的特殊關係——儘快結束對俄戰爭,以便集中力量對付噶爾丹。但是俄國也並非沒有困難,爲爭奪烏克蘭與波蘭大打出手,與北歐強國瑞典的戰爭也一觸即發,繁重的賦稅導致國內農奴起義不斷,兵疲財乏,根本無力在東方搞大事情。然而,大清卻看不到這一點。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準噶爾蒙古崛起


大清看不到這一點,是因爲它已經跟不上世界形勢。

地理大發現時代,殖民擴張活動是一種進步的體現。當俄國人翻越高山大河征服西伯利亞時,清朝在東北興建柳條邊,進行封禁政策,禁止漢人遷徙和開發東北。當俄國政府大力支持民衆移民開發西伯利亞時,清朝在禁止漢人翻越長城進入蒙古。

從表面上看,從順治到乾隆,清朝一直在開疆拓土,極富擴張欲,但從雅克薩之戰我們可以看出來,清朝是很內斂的,相比俄國人的蠻橫無理和咄咄逼人,康熙的表現幾乎可以得諾貝爾獎了。

商業具有擴張和冒險特性,農業則有保守求穩的心態,投射到俄清兩國身上,就表現爲俄國人萬里跋涉來到東北亞搞事情,而清朝在自家門口卻處處被動,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以雅克薩城爲例,俄國人把這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城堡當寶,費盡心思經營,清朝卻嫌事多,佔一次燒一次,要知道,雅克薩在中國而不是俄國,只要稍稍轉變一下思維,雅克薩就可以成爲清軍抵禦沙俄入侵的軍事基地,但思維往往是最難改變的。

清軍在雅克薩之戰中獲勝,只是佔了人多事少離家近的便宜,並不能證明清軍實力強於俄軍,事實上,這個時候清軍的武器裝備已經全面落後俄軍。第一次雅克薩之戰,450名俄軍擁有300支火繩槍,第二次雅克薩之戰,826名俄軍擁有100支火繩槍和850支燧發槍,清軍方面所攜帶火槍不超過100支,其餘全是冷兵器。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俄軍單兵武器裝備


當年,清軍利用紅衣大炮所向披靡,再堅固的城牆也不堪一擊,李自成重兵堅守的潼關,就是多鐸用紅衣大炮轟開的。如今,20門紅衣大炮拿不下不到半個足球場大的雅克薩。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二十幾年前鄭成功收復臺灣,裝備強大火炮的鄭軍硬是攻不下熱蘭遮城,只能長期圍困。

說明了什麼?說明歐洲的築城技術已經強於中國,也說明紅衣大炮已遠落後於歐洲主流火炮。這些問題,康熙顯然意識不到,儘管他有先進的燧發槍,卻用來打獵,儘管他學習了西方科學知識,卻用來自嗨。


雅克薩之戰: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但是,這是一個朝代或一個君主的問題嗎?人都具有歷史侷限,其認知不可能脫離於歷史環境,康熙不可能像架空歷史小說的主人公一樣,在大清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近現代科學,帶領中國走進近代化。

150年後,當英軍遠征軍踏上大清的土地時,一切都晚了。


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沙俄侵華史》第一卷,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清初雅克薩戰役之始末》,張丹卉。

《中俄雅克薩戰爭雙方兵力考》,李泳炎。

《雅克薩戰爭及清代東北邊疆防務》,馬富英。

《尼布楚條約的再認識》,李海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