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抄袭痕迹最明显的一首诗,却死不承认,最终逆袭成为千古名作

李白抄袭痕迹最明显的一首诗,却死不承认,最终逆袭成为千古名作

如果唐代设立诗歌原创奖,且此奖只能颁发给一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李白。李白的诗轶群绝类,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切语言都可以成为他的笔下之刀,以刺穿权贵的不堪,打破世俗的壁垒,挑起盛唐的脊梁。

李白的狂放也属于独家原创,丢风撒脚,贵妃研磨,力士脱靴。历史上嗜酒而狂之人不胜枚举,孔融、陶潜、刘伶、阮籍,但他们都不是为酒而生,唯有李白骨子里带着剑气,他的名字能与酒牢牢拴在一起,纵千年的时光洗礼都无法使之断绝。

李白的婚姻更是千古一绝,匆匆写于梁园墙壁上的一首《梁园吟》,就成功捕获了宰相孙女宗煜的芳心,并顺利留在了宗府,李白是有史以来极少数带着尊严上门的女婿!这无疑同样是极具浪漫气息的原创。

李白抄袭痕迹最明显的一首诗,却死不承认,最终逆袭成为千古名作

李白的身上有着太多传奇,只要有酒他就能吐出满纸烟霞,只要有酒他就能上九天揽明月,只要有酒他就可以一直为世界贡献出原创作品。煌煌大唐之间,谁敢给李白的诗歌查重?那等同于打自己的脸。然而并不是说李白就是彻头彻尾的干净,他的这首千古名作就沾染着另一个人的味道,而且味道很浓,让人隔着老远就闻得到。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抄袭痕迹最明显的一首诗,却死不承认,最终逆袭成为千古名作

李白临登金陵凤凰台,目睹历史沧海变化,怀古之情油然而生,遂提笔写下了这首名作。整首诗都向外发散李白气贯云霄的浪漫与激情,气韵高古,格调悠长,浩然成诗,是李白不可多得的一首七律。七律?熟悉李白的人都知道,李白最擅长也最喜欢写七绝,七律作品着实不多,那么李白为何要为凤凰台破例呢?

这就要说起李白游历黄鹤楼的故事了。以游浪四方为座右铭的李白,终于到达心驰神往的黄鹤楼,景色那叫一个迷人。然而正当李白诗意大发之际,却蓦然看到墙上崔颢留下的《黄鹤楼》一诗,顿时大发雷霆:有人竟然早我之前写下了作品,而且还写得这么好?李白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挫败,遂放言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抄袭痕迹最明显的一首诗,却死不承认,最终逆袭成为千古名作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七律作品,李白为了超越它,才写下的《登金陵凤凰台》,同为七律。不过李白也有些太过高调了,想要争胜却模仿得如此明显,令人倍感其狂傲。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李白在凤凰台上隐藏的黄鹤楼的痕迹。

崔颢:我写"黄鹤";李白:我就写"凤凰",比你的鸟高级!

崔颢:我写"鹦鹉洲";李白:那我写"白鹭洲",白鹭体型比鹦鹉大,看起来也比你高级嘛!

崔颢:我写"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我改一下"长安不见使人愁",你的愁是怀古之愁,我的愁是仕途失意之愁,意义不同,不算抄袭!

李白抄袭痕迹最明显的一首诗,却死不承认,最终逆袭成为千古名作

这三处是非常明显的地方,其实还有多处也有很深的痕迹,或寓意,或手法,不一而足。所以,称《凤凰台》为李白抄袭痕迹最为明显的一首诗,名副其实。然而我们不得不佩服李白的天才水平,除去原创能力不谈,这首诗在艺术性和文学性上并不比《黄鹤楼》差,甚至有"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说法,可谓等量齐观。两首千古名作,不知大家更喜欢哪一首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