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ES实施服务商需要有行业专家担任项目经理,项目实施团队成员能够理解企业的制造工艺,善于准确捕捉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并与行业的共性需求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于MES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面对差异化极大的制造企业,要想真正达到预期效果,需要MES产品提供商、实施服务商、制造企业,以及中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多赢的、健康的生态系统。

目前应用MES的企业多集中在钢铁、石化、烟草等流程行业,离散行业的企业应用较少。MES行业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格局尚未明朗。MES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未来将保持平稳向上增长势头。预计未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5%,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以上。

中国MES市场的集中度还非常低,群雄并起,还处在“春秋时代”。由于MES有着独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市场上形成了不同类型的MES厂商,市场上的MES厂商可分为七类:

1.第一类是有自动化硬件设备背景的MES厂商,由于MES与底层的自动化生产相衔接会发挥更大的效用,因此自动化企业向MES领域扩展具有先天的优势。典型代表有GE、Siemens、Rockwell、Honeywell等跨国企业。

2.第二类是在SCADA、HMI等自动控制软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企业有Wonderware、施耐德电气(原悉雅特)、AdAstr和国内具有自动化和IT行业背景的浙江中控等。

3.第三类是由自动识别、质量管理、组态系统等某个MES专业领域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向MES整个领域渗透,如艾普工华(兼有高校背景,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易往信息、速威、灵蛙等。

4.第四类是由大中型制造企业的自动化部门衍生出来的,例如韩国浦项、宝信、石化盈科、三星SDS等。

5.第五类是管理软件(PLM、ERP等)和咨询服务的提供商。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管理软件和咨询服务的提供商也纷纷加入这个市场,代表企业有SAP、甲骨文、西门子、明基逐鹿、开目等。

6.第六类是有高校背景,依托高校的技术中心和研究人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例如浙江中控依托浙江大学,艾普工华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大连华铁海兴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等。

7.第七类是独立的MES开发商。在MES市场中,有众多的MES独立开发商,例如Camstar,同时国内在各个行业,也活跃着众多的独立MES开发商。

虽然市场上MES厂商很多,但是专业从事MES实施服务的公司很少,一些国外主流MES厂商的实施服务合作伙伴也不多,规模不算很大,这与ERP市场的情况大相径庭。绝大多数MES厂商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开发的MES软件功能,跟随着客户的需求,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咨询与实施服务,进行客户化开发。不同背景的MES厂商强项各不相同,大部分厂商的MES软件功能只是MES标准定义的子集。

对于MES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面对差异化极大的制造企业,要想真正达到预期效果,需要MES产品提供商、实施服务商、制造企业,以及中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多赢的、健康的生态系统。MES产品需要平台化、可配置、可扩展,同时预制能够满足若干行业需求的MES系统功能;MES厂商需要考虑自身的行业定位,成为行业专家,在此基础上催生专业的MES实施服务商;MES实施服务商需要有行业专家担任项目经理,项目实施团队成员能够理解企业的制造工艺,善于准确捕捉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并与行业的共性需求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平衡点。MES实施服务商需要很强的项目管理能力,MES系统实施之前,双方应当就功能需求、实施范围、数据采集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而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可以在MES系统的需求分析、流程梳理、产品选型、项目监理等方面贡献专业能力,从而为MES系统成功实施保驾护航。

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打造一个和谐共赢的生态系统,才能提升中国制造企业MES技术的应用水平,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助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