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王煒

中國平安、伊利股份和格力電器3只“價值股”,在2017年大漲一年,成爲市場領頭羊。2018年4月這三家公司卻齊刷刷大跌。市場不禁要問,爲什麼基本面如此好的公司會在2018年一起大跌呢?筆者認爲,3家公司大跌除了自身利空因素,主要是因爲機構資金大規模退出,預計今年內銀行和白馬股都將難有起色。對於5月份的市場,筆者認爲,創業板或將繼續跌跌不休,上證指數如果能夠經受住創業板大跌、中美貿易談判可能破裂的利空影響,很有可能就此止跌企穩。

機構資金大撤退,白馬股殺跌

A股不存在通過分紅回本的交易模式,即使年化分紅率達到10%也趕不上物價漲幅:豬肉價格近十年最少漲一倍,房價就不用談,最少漲幾倍。A股每年分紅10%能持續十年的上市公司極少,即便有,投資者持有十年分紅的上市公司依然是虧得一塌糊塗。

因此,A股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差價爲主,買入是爲更高價格的賣出!投資上述3只個股被稱“價值投資”,不過是做差價的人制造的藉口,讓對手盤在高位安心持股和不怕高敢追。

當然平安、伊利和格力的下跌也有其自身基本面的原因,比如平安高增長在2018年出現重大不確定性。因爲保險行業在2018年都將面臨重大考驗。保險公司銷售的保單有很大比例是分紅險,分紅險收益率一般是4%。早在2017年上半年以前,市場無風險利率即貨幣基金、微信、支付寶等利率都是2%左右。而在2018年初以來,貨幣基金、微信、支付寶等都能提供4.5%的收益,對保險公司分紅險產生巨大的衝擊,行業增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伊利本身各種傳言就較多,同時增速也有限,兩因素疊加大跌也屬正常。格力電器則是年底不分紅引發大跌。

不過,在筆者看來,雖然三家公司大跌各自原因都不同,實際背景卻是機構“抱團取暖”的白馬股策略崩潰,是2018年大幅拉昇銀行板塊,以價值投資名義大幅從白馬股中大規模撤退的後遺症。以此來看,2018年,銀行和白馬股都難有起色,資金撤離規模太大!

5月份的市場仍需耐心

創業板5月或將跌跌不休 5月創業板即將進入跌跌不休的熊市!

本輪創業板大漲實際是3年持續下跌後一個大反彈,誘因是市場把科技股“獨角獸”迴歸等同於創業板會受到大力支持,引發不少資金追捧創業板。

實際科技股和創業板是兩個概念,“獨角獸”上創業板迴歸比例不到10%!創業板大部分權重股是互聯網+金融和手機產業鏈,而互聯網+金融受到政策抵制,基本面大幅下滑。2011-2015年智能手機,銷量從1億臺增長到6億臺,對手機產業鏈、互聯網+金融都有巨大的促進,兩個行業都是野蠻生長狀態。進入2017年手機銷售增速僅爲個位數,2018年一季度下滑27%,手機產業鏈、互聯網+金融都進入適者生存高度競爭狀態。例如網宿科技的CDN業務幾乎都會被雲計算取代,行業能不能存在都是大疑問!

另外,目前創業板權重股單日成交幾十個億都不稀奇,但是2014年幾十個億能讓任何一個創業板龍頭股上漲一倍以上。股價是錢堆起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現在的市場哪有可能提供鉅額資金推動創業板走強?光靠媒體發動輿論攻勢帶來的資金,絕無可能讓創業板反轉走牛,支撐短期的反彈而已。

重大利空釋放將帶來好買點

5月3日中美開始貿易談判,美方部分合理要求會得到適當回應,但美方胃口很大,可能談判難以全部達成一致意見。5月不得不防中美貿易談判結果不理想,對道瓊斯和A股都產生重大沖擊。

交易必須有雙向思維,既要考慮有利因素,同時也要考慮不利因素,更加要放大不利因素的權重比例。熊市背景下(資金供給不足肯定是熊市),先把不利因素考慮到才能活着,而活着纔是當下第一要務!不妨看看周圍,這幾年沒虧錢的人剩下多少?

對於中美貿易談判破裂的可能性,即使只有20%概率我們也要當100%對待,“熊市”一旦被套沒有第二次解套的機會,中美貿易談判結果不出臺,沒必要翻身進場做多!

不過,市場的多頭因素也在增強。從螺紋、動力煤和水泥商品期貨走勢看,都出現較大規模的反彈。鋼鐵最近去庫存較快,鋼貿商進入備貨狀態。鋼鐵、煤炭和水泥板塊走勢企穩概率極高,對上證指數企穩有巨大的支撐,從這點上來說,如果上證經受住創業板大跌、中美貿易談判可能破裂的兩大利空,很有可能就能止跌。

此外,水泥行業也值得重點關注。一季度行業淨利潤同比增長357%,水泥售價依然在歷史高位區域。二季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如果華東華中地區不出現暴雨天氣,水泥行業龍頭股利潤將創歷史新高。二季度業績預增公告出臺,就有極好的利好套現機會!

總之,5月份出現創業板大跌、中美貿易談判或有破裂的利空之後,市場就會有極好的買點。畢竟上證指數已經下跌4個月,內生性抗跌力量已經大幅增強,就等各種利空釋放完全出現一個較好的買點,現在不妨耐心等待重大利空帶來的較好的買點!

耐性是一個交易者成熟的表現,更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文中股票只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