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有超過30億人營養不良,食物的生產方式正在突破地球生態圈的極限,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如果人們持續現在的生活方式,每年會損失50000平方公里的土壤。於是人們每天喫什麼、怎麼喫,已不再僅僅關乎自身,成了“牽一髮而動星球”的問題。因此,人們熟悉的膳食金字塔,或許到了被重構的時候了。

當地時間1月16日,《柳葉刀》EAT特別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在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佈特別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突破100億人,屆時爲全球人口提供健康、可持續的食品供應, 必須讓目前的全球糧食體系快速轉型。

《柳葉刀》EAT特別委員會的祕書處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其任務是通過推動環境可持續的糧食生產,加強以健康膳食爲目標的科學發展。本次在《柳葉刀》上發佈的報告,由委員會來自16個國家37名跨學科的科學家共同參與制定。

由於糧食的生產方式、消費的食品種類、以及浪費的食物,都對人類和地球的健康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委員會提出了在全球範圍內可持續的糧食生產-個人膳食框架(以下簡稱“星球健康膳食”),首次針對健康膳食和可持續糧食生產提供了量化的科學指標。

《柳葉刀》:重構飲食金字塔,每天攝取紅肉無需超過14克

“星球健康膳食”模式 來自:《柳葉刀》

爲了達到兼顧健康裨益和環境可持續性的“星球健康膳食”模式,委員會推算了健康膳食和可持續糧食生產的科學指標,並把這些指標定義爲“糧食系統的安全操作空間”。

所謂糧食系統安全操作空間,就是通過確定各種食物類別攝入量,比如以“每天食用100~300克水果”來定義,爲人類健康和可持續糧食生產的科學指標提供了一個最優解。這一最優解從最終消費端,傳導至上游的生產端,從而確保在保持人類健康的狀態下,穩定地球的生態系統。

委員會介紹,全球糧食系統的兩端就是農作物生產和最終糧食消費,安全操作空間的邊界就是底線,如果在生產端生物多樣性的減少速度過快,或者在消費端某種食物的攝入量不足,都會提高地球系統及人類健康受損的風險。

在最終消費端,人們可以做的就是使自己的飲食結構變得更健康。最佳的健康狀態不僅僅意味着不生病,而是身、心及社會層面的健康。目前,由於不健康的膳食而造成的疾病和死亡風險,已經超過了不安全性行爲、酗酒、吸菸和濫用藥物的總和。委員會分析了膳食結構的改變對相關疾病死亡率的潛在影響,並指出,如果能從現有的飲食結構轉向健康膳食,很可能對人自身的健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效果——每年或能減少1100萬例與膳食相關的死亡,而這一數字佔成人死亡總數的19~24%。

委員會考慮了食品種類、膳食模式和健康結果等方面因素,提出了健康膳食的科學指標。健康膳食的結構包含最佳的熱量攝入值,這些熱量的來源大部分由植物類食材組成,動物製品較少,其他包括精製穀物、高度加工食品、添加糖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柳葉刀》:重構飲食金字塔,每天攝取紅肉無需超過14克

“星球健康膳食”的結構,基於每天每人2500卡路里攝入 來自:《柳葉刀》

根據委員會推薦的健康膳食結構,人們每天所需的卡路里中,有35%來自穀物,所需的蛋白質主要來自植物,此外還需要攝入500克的植物和水果。從健康角度考慮,人們每天需要喫的紅肉不超過14克。

根據新的膳食結構,全球人口對水果、蔬菜、豆類和堅果等健康食品的食用量需要增加一倍以上,而諸如糖類、紅肉等相對而言較不健康的食品消費,則需要降低一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委員會指出這種轉變需要因地制宜,其中減量部分應當主要由發達國家通過減少浪費等方式來實現。在全球範圍內,有數以億計的人以畜牧業和動物蛋白生產加工衛生,還有許多人羣常年營養不良,對於這些人而言,僅從植物類食材中獲取營養是遠遠不夠的。

此外,爲了在生產端實現相應的轉變,委員會提出當前的糧食系統需要新的農業革命。農業和漁業不僅要生產足夠量的食物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還必須注重食物的多樣性、維護人類健康、促進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

委員會認爲生產端要注意包括溫室氣體排放、農業用地、農業用水、氮化物使用、磷化物使用、物種滅絕率6個影響因素。其中,需要把現有農地的產量缺口,縮小至少75%。同時,大幅改進肥料與水的使用效率,回收農用磷以減少土地污染,重新分配全球範圍的氮、磷等肥料元素的使用等等,促進農業系統內的生物多樣性。

此外,各國的農業與海事政策或許需要與膳食結構一同進行調整和轉變。目前,農業上追求的是少數作物的增產,這是因爲諸如玉米、大豆等產品很大一部分被用作了禽畜的飼料。委員會認爲,各國應當根據國情,適當將農業的生產目標轉爲生產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各類營養食材,同時根據這一改變對畜牧業的政策進行調整。

“到2050年,向100億人口提供健康膳食、並確保糧食產業在安全操作空間內運作,這樣的目標是能達成的,也是必須達成的。” 委員會的報告指出,“然而,要保障地球生態圈的穩定性,一場糧食大變革勢在必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