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記》:張愛玲,丈夫另找新歡,我從上海追到了溫州

《異鄉記》:張愛玲,丈夫另找新歡,我從上海追到了溫州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裏記述她那次溫州之行,起頭便說:“二月裏愛玲到溫州,我一驚,心裏即刻不喜,甚至沒有感激。”中間一堆廢話,說他們類乎是在天上人間,不該行此千里迢迢探夫之俗事,於是“幾乎粗聲粗氣罵她:‘你來做什麼?還不快回去!’” 然後讓她住旅館,對人稱妹妹,白天去陪她,晚上回去陪範秀美,還說“我並不覺得有什麼慚愧困惑。”

她在溫州住了二十天,被他催着回了上海。她離開那天是個雨天,他跡近炫耀地借她的來信向世人展覽她的痛:“數日後接她從上海來信說:‘那天船將開時,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雨中撐傘在船舷邊,對着滔滔黃浪,佇立涕泣久之。’”“這不確定,忽然一刻也不能再忍耐下去了。”真是陷於情困不能自拔的女人的通病,不撞南牆,不撞得頭破血流總是心存幻想。但胡蘭成能將逃難之旅也演繹成風流之旅,一定是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

《異鄉記》:張愛玲,丈夫另找新歡,我從上海追到了溫州

《異鄉記》是一篇純然的記,一路所經所歷、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自然那些對她最具撞擊力的人物世情,那些從沒遭過的罪、受過的苦,最易現諸筆端。於此角度說,《異鄉記》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痛苦札記。單是入廁這件事,她可真沒少寫,從人來人往的過道上黑膩膩蓋子蓋着的高腳馬桶,到桶上連着的固定粗木柄正好壓在人的背脊上的無蓋尿桶,再到周村多到觸目的木板照壁架在大石頭上的茅廁,以及前述最悲慘的那次入廁經歷,在在令她驚心、難堪、屈辱、甚至恐怖。

她對鄺文美說:“《異鄉記》大驚小怪、冷門,只有你完全懂。”如果她所說的“大驚小怪”,包括碗筷杯盆被褥洗漱用具廁所等等乾淨不乾淨、方便不方便這些事,我想懂得的,特別是女人,一定不在少數。“那髒得發黑的白布小枕頭,薄薄的,膩軟的小枕頭,油氣氤氳……如果我有一天看見這樣的東西就徑自把疲倦的頭枕在上面,那我是真的滿不在乎了,真的沉淪了。”這也是她這人抓小放大的人生態度的典型寫照,她眼裏的沉淪是這些事,而非世人所指責她的所嫁男人的政治立場。

《異鄉記》:張愛玲,丈夫另找新歡,我從上海追到了溫州

《異鄉記》的文字好得我忍不住要仿寫胡蘭成的一句名言:“你的文字這樣好,這怎麼可以?” 文中出現過大致二十多個人物的面相,絕無雷同,語多語少,皆傳神得不得了。長如:“他身材矮小,爆眼睛,短短的臉,頭皮剃得青青的。頭的式樣好像是打扁了的;沒有下頦,也彷彿是出於自衛,免得被人一拳打在下巴上致命的。” “那女人年紀不過三十開外,團團的臉,搽得‘胭脂花粉’的。腫眼泡,烏黑的眼珠子,又有酒渦又有金牙齒,只是身材過於粗壯些。”

她的比喻,總有出乎意料的角度,要多傳神有多傳神,但也盡透絕望、蒼涼與黯淡。她說錢莊的夥計像“蜜餞乳鼠”;打雜的,“像童話裏拱立的田鼠或野兔”;天,像鋼盔;腳伕,“像新官上任”——快撈快撤;火車上的兵,“一個個都像油條揣在大餅裏。”——大餅夾油條是上海人最常見的早餐;生命,像一個個小布包,“即使只包着一些破布條子”;火車上婦人叉開腿烤腳,露出白色棉毛褲的褲襠,“平坦的一大片,像洗剝乾淨的豬隻的下部”;

《異鄉記》:張愛玲,丈夫另找新歡,我從上海追到了溫州

散文中處處皆我,其中的心理活動更是我中之我。她打扮得“臃腫可憎”地上路,“像個信教的老闆娘”,卻見一個摩登少婦山青水秀地上得火車,便懊悔:“又不是逃難。”恰因是逃難——探訪逃亡之人,不是逃難又是什麼?在蔡家借宿,同蔡太太同牀睡,儘量縮小所佔牀位,“帶着童養媳的心情”,雖然從小被媽媽、後母委曲慣了,但這樣的委曲還是太不一樣,爲了胡蘭成,實在不值!爲了哪個男人,都不值。

《異鄉記》中,她將大量視角與筆觸投向了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同情與憂慮俯拾皆是。火車上嘻嘻哈哈年齡像學生的士兵,“看着很難過”。七八十歲的老婦人找瞎子算命,追問:“到底歸根結局是怎樣的呢?”她“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小商人談生意經,極小的賺頭,講來臉上一種“異常險惡的表情”,她“覺得慘然”。

《異鄉記》:張愛玲,丈夫另找新歡,我從上海追到了溫州

寫得已經太長了,但《異鄉記》的精彩我實際上只說到了極小的一部分,因爲它的語言密度極高,精彩逼人。張愛玲的內在張力着實驚人!我想,不管怎麼讀她,怕是也只讀到了真正的她的一小部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