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研招網公佈了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數據報告,這份數據報告讓19考生看了流淚,20考生看了沉默。竟然爲什麼會這樣呢?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考研人數達到290萬,大約有200萬人都倒在了這條路上。而剩下的那90萬人裏,真正收到第一志願高校、第一志願專業的錄取通知書的,恐怕又是少之又少,錄取率不到三成。

今天惠園教育小編根據2019考研報考數據,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作爲一名20考研er我們要重點關注那些數據?以及探究一下造成目前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什麼?爲我們後面的考研之路理清方向。

一、2019報考人數激增

(一)2019考研報考數據

從教育部公佈的數據來看,2019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90萬人,比2018年考研人數增加了52萬人,增幅達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數和增長率均爲近年來最高。從上圖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數逐年增長,同2015年的165萬人相比增加了125萬人。

據統計顯示,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也就是說,他們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臨着考研的選擇。儘管每年的招生計劃並沒有減少,但是對考生來說,競爭壓力還是一年大似一年。

(二)造成報考人數激增原因

在2010至2019年這十年間,考研人數完成了由140.6萬到290萬的倍數增長,增幅達到107.14%。然而從歷年數據來看,考研的熱度並非始終居高不下,甚至還一度有過下跌。

考研報名人數縮減的情況發生在2014至2015年。據統計,2014年考研的報名人數爲172萬人,相比於2013年的176萬人下降了2.27%;到了2015年,考研人數的下跌幅度更是升至4.12%,報名人數銳減至164.9萬人。

在2016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結束了兩年下滑趨勢,開始大幅反彈,增長幅度連年攀升,5年內就增加了125萬人。

造成考研報名人數劇增原因有很多。考生個人對自身發展要求提高、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納入統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數擴大等都會造成報考人數呈現了逐年上升的態勢。

客觀來說,迅速擴大的應屆畢業生規模,是“考研熱”背後重要的“助燃劑”。另一方面,報名人數增長率的變化,與經濟發展和就業壓力的刺激呈現某種正相關的屬性。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在新的經濟狀況和就業形勢下,緩解就業壓力、提升自我競爭力的訴求越來越多,促使着更多的應屆生和往屆生都加入考研隊伍,成爲“考研大軍”的一員。

(三)報考人數越多是否代表競爭壓力就越大?

根據教育部官網的統計數據,2010至2018年,我國高校的研究生錄取人數由47.44萬升至76.25萬,增長了近29萬人,增長幅度超過50%。

據推測,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大致爲:80萬。

這樣來看,近10年間,考研的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實際上保持着大致相同比例的增長,近5年來的“考研熱”似乎也並不會使考研的競爭壓力出現大幅變化。

甚至如果從20年的數據來看,考研的難度其實大大下降。在1999年,平均每5個報名考研的人中,纔會有1人錄取。而近10年的報錄比都穩定在3:1上下,浮動範圍並不大。2017年報錄比更是降到3:1以下,達到2.8:1。

當然也不能根據這個就得出來報考難度並沒有增加,畢竟還有一類特殊的人羣“推免生”。推免生或許是廣大考研人心中最大的“敵人”,對於那些希望考取名校的考研人來說,更是如此。

與高校招生人數同時上漲的,就是推免生的人數。近年來,接收推免生已經儼然成爲各大高校重要的招生手段之一,許多高校接收的學碩推免生比例已經超過50%。有些高校的部分專業接收推免比例甚至達到90%以上,或100%。

所以,雖然報考人數增多並不能代表競爭壓力就大,但是學校對應專業的報錄比例絕對可以直接反映競爭壓力。我們在確定報考院校報考專業時要重點關注推免生的比例,如果推免生比例已經超過50%,甚至達到90%以上,或100%,那我們就得慎重選擇了。

二、國家線變化趨勢

2019年的考研國家線公佈後,可謂“哀鴻遍野”。理學上漲10分;工學上漲10分;經濟學上漲15分;文學上漲15分……2019年的國家線普遍上揚。除農學、軍事學與去年持平外,其餘專業全部上漲5-15分不等。從文、理、工、經濟四個專業,近10年分數線變化來看,各個專業的分數線波動不大,且總體來看並不存在傳說中“高-低-高-低”的“大小年”情況。

三、多個省份報考人數翻番

江蘇省一直是考研大省,從2015年的10.4萬人到2019年的21.2萬人,5年間,考研人數翻了一番還多。同樣考研人數近幾年翻番的還有四川省、廣東省、福建省等多個省份。

四、往屆生考研增加

(一)應往屆生報考數據

據教育部統計,2017年共201萬人報考,其中,應屆考生113萬人,往屆考生88萬人;2018年共238萬人報考,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從數據可知,2017年,往屆生考研人數佔全國報考人數的43.8%,2018年,往屆生考研人數佔全國報考人數的45%,同比上升了1.2%。

從數據可以看出應屆生還是考研的主力軍,但往屆生在逐年增加。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往屆生也是應屆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往屆生的優勢在於:更熟悉考研的流程;更有經驗,態度更沉穩,複試具備優勢;複習時會抓住重點、省時高效;具有豐富的人脈和資源;目標和決心更加明確。

(二)造成往屆生增多原因

從研招網本次考研調查的結果也可看出,非應屆生佔了48.23%,接近半數,參加考研2次及以上的人羣也佔了35%。那麼這些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幾年,或者已經二戰三戰的考生,是什麼支撐着他們迴歸考研的大軍呢?我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現有的學歷已經不再滿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2、研究生學歷的就業優勢高於本科;

3、研究生的起薪略高於本科生。

五、專碩報名人數超過學碩

(一)專碩學碩報考趨勢

由於社會各界對專業學位碩士的認可度提高,報考專業學位碩士考生的比例超過了學術型碩士。

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爲例:

從上面兩張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兩省專業學位碩士報考人數與學術型碩士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從2017年到2019年,專業學位碩士的報考人數已經超過了學術型碩士。

(二)專碩報考人數超過學碩原因

1、專業學位碩士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

專業學位碩士是偏向應用型的學科,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專業領域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如法律碩士、會計碩士等受到廣大考生的青睞。很多用人單位對專業學位碩士含金量的質疑也隨其發展而逐漸減少,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

2、專業學位碩士越來越受到考生的認可

專業學位碩士的學習和考察內容更加側重考生多方面能力,同時學制方面與學碩相比更具有優勢,課程設置上以實戰爲主,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就業壓力下,考生選擇考研的動機更有目的性,既照顧學歷,又考慮到實用性,加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擴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從傳統的學碩轉戰到專碩。尤其近年來專業學位碩士的發展前景樂觀,就業前景和就業競爭力都不輸學術型碩士,因此,考生們對專業學位碩士的認可度也提升了。

六、熱門城市北京的研招狀況

1、全國共有38.3萬人報考北京招生單位

全國38.3萬人報考北京招生單位(不含推免考生),較2018年增長18.7%。

2、超過半數考生報考專業學位研究生

在所有考生中,16.1萬人報考學術型碩士,約佔42%;22.2萬人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約佔58%。

3、近33萬人報考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32.8萬人報考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約佔85.6%;5.5萬人報考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約佔14.4%。

4、應屆生與非應屆生各佔一半

應屆研考生有18.9萬人,約佔49.3%;非應屆研考生有19.4萬人,約佔50.7%。

5、熱門報考專業前十名

從報考專業分佈看,報考人數居前十位的專業依次爲工商管理、法律碩士(非法學)、金融、會計、公共管理、計算機技術、法律碩士(法學)、工程管理、廣播電視、新聞與傳播。

七、名校間的競爭更慘烈

(一)招生情況

今年報考北大的考生約爲2.8萬,其中,報考全日制的考生約佔82.4%,即2.3萬。而北大官網公佈的招生計劃中,共計劃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751名,其中計劃招收推免生1294人。這就意味着報考北大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中約有94%將面臨落榜。

在同爲C9高校的南京大學,競爭同樣激烈。南大官方透露稱,今年報考南京大學考研人數爲2.7萬,根據往年比例推算,其中約2.2萬人爲全日制考生。而南大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計劃招生人數只在4000人左右,排除推免生後,2019年僅南大一個學校,就會產生近2萬名的落榜考生。

(二)調劑情況

儘管各個學校接收調劑生的具體數據情況難以統計,但我們能夠直觀看到的是,有不少高校都悄悄提高了對於調劑生本科院校層次的要求,這間接反映出了面臨調劑的考生們尷尬的處境。

2016年,山西大學接收調劑的專業共108個,在調劑專業中提出對考生本科院校有層次要求的有4個,僅佔3.7%;

而在2018年,山西大學共有109個專業接收調劑,其中對考生本科院校有層次要求的有34個,佔比增至31.19%。

同樣的,2016年,南昌大學接收調劑的專業共106個,在調劑要求中提出考生本科需畢業於985/211高校的調劑專業僅有1個,佔比0.94%;

而2018年南昌大學接收調劑的專業有59個,其中提出本科需畢業於985/211高校的調劑專業有30個,佔比高達50.85%。

總而言之,考研像是一條“不歸路”。除了壯士斷腕的勇氣,還需要更多的理智和冷靜。考情往往能給正在準備考研的人提供很多有用信息,我們可以根據往年的數據,來進行選擇,先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再就是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程度。希望小編今天分享的內容可以幫到各位同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