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通信困難的問題,而手機發展至今,功能上也已經完成了多次進化,成爲了人類不可或缺的幫手之一。然而想要實現這些功能,網絡必不可少,特別是當流量套餐成爲常規後,通信資費儼然成爲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費用。爲了有效地減少用戶的通信支出,國家提出了“提速降費”的政策。

自提速降費的概念提出以來,中國電信積極帶頭響應,不斷針對通信套餐做出優化,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已頗見成效,包括流量單價下降、通話漫遊費和流量漫遊費的相繼取消在內,電信用戶的通信體驗得到了極大地改善。

今年5月14日,國家進一步對運營商的提速降費工作提出要求:加快網絡升級擴容,提高光纖網絡覆蓋率;在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加強網絡能力;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及人羣降低通信資費;11月底錢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攜號轉網;清理規範套餐設置,年內精簡現有套餐數量15%以上。

對此中國電信迅速作出反應,推出七條惠民惠企新舉措:

①針對用戶套餐外產生的高額流量費,下調套餐外流量資費,不得超過0.03元/MB;

②針對套餐使用率較高的用戶,推出“達量放心用流量包”,套餐外的流量不達量不收費,達量按照5元/GB或3元/GB的標準疊加;

③針對有港澳臺地區出遊需求的人羣,推出如68元/3天這樣的優惠漫遊流量包,同在廣東地區推出推出粵港澳一體化流量包,辦理的用戶可在粵港澳三地共享流量;

④針對希望擺脫套餐束縛的用戶,推出“地板價”、階梯計費的“無憂卡”套餐;

⑤針對中小企業用戶,降低專線15%收費標準,同時開展中小企業“免費提速”的活動;

⑥針對醫療、教育等重點行業,推出覆蓋更廣、質量更好、性價比更高的專網產品,並且將深入校園,助力學校聯網攻堅行動,提高中小學網絡連接速率;

⑦每月主動通過短信向用戶告知套餐消費情況,將話費賬單清楚明瞭地呈現在用戶面前。

除了以上七條新舉措外,中國電信還將從日常運營過程中,從細節出發,深入貫徹落實提速降費的目標,同時各地區之間也將有針對性的做出調整。

隨着中國電信提速降費的新政策在各地相繼落實,用戶將會收穫更加優質的通信體驗。與此同時,手機作爲人類與互聯網交互的重要媒介之一,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爲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