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上學就要背詩詞,可見唐詩宋詞到了現代還是經久不衰,回頭想想,唐朝的官員,無論是忠的,奸的、清廉的、貪污的,大多都是有名的詩人和文學家,那麼唐朝爲什麼喜歡“以詩取士”?當時的唐詩和政治制度有什麼關聯嗎?

1.以詩取士的形成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說過諸侯和卿大夫在外交場合要藉助詩歌來進行表達,以顯示自己的才華學識,此後這觀點在漢代、魏晉、南北朝也得到了認可。因爲這普遍認同詩歌有助王化,看一個人創作詩的才能,就能看出這個人素質與品位。到了唐代科舉,試詩這一制度的出現,實際上是文學與政治相結合的產物,唐太宗李世民認爲“戡亂以武,守成以文”。因此大力推行文德政治,早在李世民是秦王的時候,他就建立了文學館,招杜如晦、房玄齡等18學士爲自己所用。之後唐朝初期的文化機構中,有一大批以詩藝文學見長的文士任職,甚至連選拔其他行政官員時也特別偏愛文學之士。

2.武則天的科舉改革

真正改革科舉讓詩作爲“高考”的主要內容並非從唐太宗開始,而是從武則天開始。隋朝、初唐的科舉考試以“明經科”爲主,儒家經典是考試主要內容。朝廷編訂、頒行《五禮》《新禮》《五經正義》等,作爲考試的標準。武則天當政後,提高“進士科”的地位,由尚儒學而重文藝,增加殿試的程序,擴大招生的地域範圍(中原、東南以對抗關隴集團),增加錄取人數等。這些改革科舉,或許與武則天個人對詩歌的愛好有關,武則天在位期間舉辦多次詩詞大賽。

有一年春天,武則天率領羣臣到香山寺遊覽,她在大臣們簇擁下,興致勃勃地遊覽了龍門石窟等景點後,到了香山寺石樓底下。她突然來了雅興,對上官婉兒說:“今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正是作詞賦詩的好時節,我們何不在此舉行一個詩詞大賽?”上官婉兒立即贊成,並擔任裁判點評,勝出者賜錦袍一件。於是,大臣們一個個提筆在手,苦思冥想、搜腸刮肚、吟詩作賦。左史東方虯率先交卷,武則天就賞賜給他一件錦袍。幾分鐘後,宋之問也交了卷,武則天一看,讚賞不已,認爲比東方虯寫得好多了,於是竟令人奪回東方虯的錦袍,轉而賞賜給宋之問。自此之後,“奪袍”就成了一個典故,唐代競賽獲第一不叫冠軍,叫“奪袍”。

3.“以詩取士”促進了唐詩全面發展

以詩爲媒介,宮廷與民間都有了同一目標,使得整個社會習文辭、重詩才的文化氛圍得到擴展,唐朝以科舉試詩,以詩取士的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唐詩的發展,所以,唐詩不僅能促進全社會習文辭、重詩才的社會文化氛圍的擴展,有利於激發文人士子研究詩歌創作技巧的熱情,也有利於詩人隊伍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詩歌創作者、學習者、欣賞者儒性人格的塑造,審美規範的培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