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乐善好施,为儿子踏出一条救生路,可惜儿子自作孽,不可活!

blob.png图片来自网络

从前,枣庄有一伙土匪,土匪头子叫余光。他们从不讲江湖规矩,心狠手辣,说抢就抢,想杀就杀。

说起余光,他的父亲曾经是枣庄有名的大善人,乐善好施,在庄子里外十里八乡,名声都不错。可是余光每次看到父亲把钱财白白送人,心里就很不爽。但是父亲告诉他:“孩子,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你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啊。”

余光不屑一顾:“那些穷人自己都吃不饱,还能指望将来帮助我?”后来,枣庄发生了战乱,余光的父亲带着全家人都逃到了他乡。再后来,听说家里的房子都被毁了,里面的值钱宝贝被抢劫一空,其中抢东西的还有当初父亲施舍过的那些人。

从那个时候开始,余光就对家乡的人充满了仇恨。过了很多年,余光的父母相继去世,余光一个人无依无靠,就上山当了土匪,在山上有了些规模,就带人回家乡报仇来了。

回到枣庄,余光首先去了自己家的老宅院,这一看,余光的心更凉了:曾经的大宅院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院子里到处都是荒草。余光想到这就是父亲一辈子积德行善的下场,就更恨那些受过父亲救助的人了。

余光在枣庄打家劫舍,当地县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去管。这时,枣庄的另一伙土匪却盯上了余光。这伙土匪的头子叫武三鞭,为人讲义气,也从来不打劫贫苦百姓。武三鞭看到余光他们胡作非为,就让人传话给他,注意点儿江湖规矩。

blob.png图片来自网络

可余光根本听不进去,还把传信人的耳朵给割下了一只,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下,两股土匪算是杠上了。

有一天晚上,余光带人去打劫,正带着胜利品回山寨呢。走到半路,突然从路边草丛杀出一路人马,带头的正是武三鞭。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余光他们之前打家劫舍,已经是人困马乏,所以很快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余光杀出一条血路,顺着一条小路往下跑。武三鞭死追不放,眼看越追越近,余光心想:这下可完了!余光一提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顺着小路就往下滚。等到他一抬头,突然看见小路后面出现了一盏灯笼,灯笼上写着大大的“余”字。

这好像是自己家的灯笼啊!余光赶紧追了过去,那个灯笼一直往前飘,直接照出了草丛里的另一条小路,余光就顺着小路一直跑。跑着跑着,灯笼忽然不见了,前面出现一座破茅屋。

屋里还亮着灯,一个老人站在门口,看到余光来了,一把就把他拉了进去。

余光喘了口粗气,准备向老人家道谢,一抬头——这个老人他认识,是村里的王秀才。以前,余光的父亲就在家门前开粥棚,赈济灾民,王秀才人都快饿死了,也不来讨粥。父亲就让余光去给王秀才送米,余光去了,没想到王秀才直接拒绝了,连门都没让他进。当时余光还骂了句“死要面子,活受罪”就回来了。

王秀才看余光愣住了,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身后,又指了指四周,说:“少爷,我是鬼魂,不过你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当初战乱,我还没来得及逃走,就被乱军杀了,魂魄一直守着你们家的老宅。你放心,进了这间屋子,外面的人就看不见你了。”

余光向四周看了看,果然,王秀才没有影子,四周的墙壁也全是透明的。看来,自己真的是进了鬼宅了。正在这时,武三鞭带着人马就追上来了,虽然余光就在他们面前,可这群人就是什么也看不见,找了一会儿,没有发现什么,这群人就走了。

blob.png图片来自网络

余光歇了一会儿,对王秀才说:“今天多亏有你,谢了,我要走了,等我东山再起,一定回来给你多烧些纸钱!”

听到这话,王秀才的脸色一下黑了,指了指门口,说:“你知道你这条命是怎么来的吗?你还想着东山再起?你刚才看到的那盏灯笼,是你父亲晚上偷偷着给我送米时用的。他知道我穷秀才清高,不愿意白天当众接受别人的施舍,所以每次都晚上来,把米放在门外就走,日子久了,就从你们家后门到我家,踏出一条小路来。你逃命的路,就是你父亲积德行善给你走出来的!”

余光愣住了:“那怎么办?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这里吧?我山上还有那些么多兄弟呢。”

“除了这里,你目前哪儿都不能去,你祸害了那么多人,现在外面到处都是找你索命的鬼魂,你走出这个门,就再也没有活路了!”王秀才语重心长地说道。

余光听了哈哈大笑:“你让我一辈子窝在这里?那还不如干脆让我死了痛快!老子就不信,这天下之大,没我余光的安身之地。”说完便转身跑了出去。前脚刚踏出门,只听见“嗖”的一声,从远处射来一支箭,正中在余光的心窝上,余光身子一晃,倒了下去。

余光倒下的一瞬间,王秀才一声叹息传来:“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