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樂善好施,爲兒子踏出一條救生路,可惜兒子自作孽,不可活!

blob.png圖片來自網絡

從前,棗莊有一夥土匪,土匪頭子叫餘光。他們從不講江湖規矩,心狠手辣,說搶就搶,想殺就殺。

說起餘光,他的父親曾經是棗莊有名的大善人,樂善好施,在莊子裏外十里八鄉,名聲都不錯。可是餘光每次看到父親把錢財白白送人,心裏就很不爽。但是父親告訴他:“孩子,我這樣做,是爲了讓你以後有更好的發展啊。”

餘光不屑一顧:“那些窮人自己都喫不飽,還能指望將來幫助我?”後來,棗莊發生了戰亂,餘光的父親帶着全家人都逃到了他鄉。再後來,聽說家裏的房子都被毀了,裏面的值錢寶貝被搶劫一空,其中搶東西的還有當初父親施捨過的那些人。

從那個時候開始,餘光就對家鄉的人充滿了仇恨。過了很多年,餘光的父母相繼去世,餘光一個人無依無靠,就上山當了土匪,在山上有了些規模,就帶人回家鄉報仇來了。

回到棗莊,餘光首先去了自己家的老宅院,這一看,餘光的心更涼了:曾經的大宅院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院子裏到處都是荒草。餘光想到這就是父親一輩子積德行善的下場,就更恨那些受過父親救助的人了。

餘光在棗莊打家劫舍,當地縣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懶得去管。這時,棗莊的另一夥土匪卻盯上了餘光。這夥土匪的頭子叫武三鞭,爲人講義氣,也從來不打劫貧苦百姓。武三鞭看到餘光他們胡作非爲,就讓人傳話給他,注意點兒江湖規矩。

blob.png圖片來自網絡

可餘光根本聽不進去,還把傳信人的耳朵給割下了一隻,都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下,兩股土匪算是槓上了。

有一天晚上,餘光帶人去打劫,正帶着勝利品回山寨呢。走到半路,突然從路邊草叢殺出一路人馬,帶頭的正是武三鞭。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餘光他們之前打家劫舍,已經是人困馬乏,所以很快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

餘光殺出一條血路,順着一條小路往下跑。武三鞭死追不放,眼看越追越近,餘光心想:這下可完了!餘光一提腳,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順着小路就往下滾。等到他一抬頭,突然看見小路後面出現了一盞燈籠,燈籠上寫着大大的“餘”字。

這好像是自己家的燈籠啊!餘光趕緊追了過去,那個燈籠一直往前飄,直接照出了草叢裏的另一條小路,餘光就順着小路一直跑。跑着跑着,燈籠忽然不見了,前面出現一座破茅屋。

屋裏還亮着燈,一個老人站在門口,看到餘光來了,一把就把他拉了進去。

餘光喘了口粗氣,準備向老人家道謝,一抬頭——這個老人他認識,是村裏的王秀才。以前,餘光的父親就在家門前開粥棚,賑濟災民,王秀才人都快餓死了,也不來討粥。父親就讓餘光去給王秀才送米,餘光去了,沒想到王秀才直接拒絕了,連門都沒讓他進。當時餘光還罵了句“死要面子,活受罪”就回來了。

王秀才看餘光愣住了,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身後,又指了指四周,說:“少爺,我是鬼魂,不過你別害怕,我不會傷害你的。當初戰亂,我還沒來得及逃走,就被亂軍殺了,魂魄一直守着你們家的老宅。你放心,進了這間屋子,外面的人就看不見你了。”

餘光向四周看了看,果然,王秀才沒有影子,四周的牆壁也全是透明的。看來,自己真的是進了鬼宅了。正在這時,武三鞭帶着人馬就追上來了,雖然餘光就在他們面前,可這羣人就是什麼也看不見,找了一會兒,沒有發現什麼,這羣人就走了。

blob.png圖片來自網絡

餘光歇了一會兒,對王秀才說:“今天多虧有你,謝了,我要走了,等我東山再起,一定回來給你多燒些紙錢!”

聽到這話,王秀才的臉色一下黑了,指了指門口,說:“你知道你這條命是怎麼來的嗎?你還想着東山再起?你剛纔看到的那盞燈籠,是你父親晚上偷偷着給我送米時用的。他知道我窮秀才清高,不願意白天當衆接受別人的施捨,所以每次都晚上來,把米放在門外就走,日子久了,就從你們家後門到我家,踏出一條小路來。你逃命的路,就是你父親積德行善給你走出來的!”

餘光愣住了:“那怎麼辦?我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這裏吧?我山上還有那些麼多兄弟呢。”

“除了這裏,你目前哪兒都不能去,你禍害了那麼多人,現在外面到處都是找你索命的鬼魂,你走出這個門,就再也沒有活路了!”王秀才語重心長地說道。

餘光聽了哈哈大笑:“你讓我一輩子窩在這裏?那還不如干脆讓我死了痛快!老子就不信,這天下之大,沒我餘光的安身之地。”說完便轉身跑了出去。前腳剛踏出門,只聽見“嗖”的一聲,從遠處射來一支箭,正中在餘光的心窩上,餘光身子一晃,倒了下去。

餘光倒下的一瞬間,王秀才一聲嘆息傳來:“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