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在建组会上对该剧寄予厚望,他说:“对于今天的建组会我有三点感受:一是这部剧展现了中国儿艺对外交流之路的拓展和深化,从艺术家的交流往来,到我们演出走出国门,再到如今中外艺术家的共同创作,中国儿艺的对外交流正在不断深入务实发展。中国儿艺自1956年成立以来,创排了《马兰花》《宝船》《报童》等180余部优秀的儿童剧作品,演出足迹遍布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并赴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并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近12年来为基层学校、福利院、社区公益演出800余场,近70万名边远地区的孩子因此接触到了高品质的舞台艺术。

近年来,中外文化艺术领域交流密切。今年7月6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携手丹麦艺术家联手打造儿童剧《小美人鱼》,并于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当日首演,开启小朋友们的暑期艺术之旅。


民间交流:中丹艺术家联合打造原汁原味儿童剧《小美人鱼》


据悉,“六一”期间中国儿艺会将《时间森林》等6台精彩剧目共33场演出送到全国各地小朋友们的身边。

该剧蕴含的精神在创排过程中感动着大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群孩子靠自己勇敢地活下来,《火光中的繁星》以此告诉今天的家长和孩子们要继承这种坚韧的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该剧编剧、导演赵宇说。

中国儿艺自1956年成立以来,创排了《马兰花》《宝船》《报童》等180余部优秀的儿童剧作品,演出足迹遍布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并赴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并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近12年来为基层学校、福利院、社区公益演出800余场,近70万名边远地区的孩子因此接触到了高品质的舞台艺术。

民间交流:中丹艺术家联合打造原汁原味儿童剧《小美人鱼》

“六一”同期演出的《小卡车 · 变变变》上半场是广受儿童喜爱的、颇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变变变”部分,下半场着重讲述了一个以小卡车为主线的趣味故事;《小飞侠彼得 · 潘》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 · 巴里笔下的经典童话,讲述了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 · 潘与永远不想长大的小女孩温迪在“梦幻岛”上和小伙伴们一起收获友谊并与海盗船长虎克斗智斗勇的奇幻故事;根据格林童话改编的人偶儿童剧《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演员与精美的“人偶”同台,为观众营造出“剧中有动画,动画中有人偶”的神奇效果,用全新的形式演绎世界经典童话;《小吉普 · 变变变》由激发想象力的“变变变”和传递勇敢与快乐的消防车“小吉普”两部分故事组成,简单的生活用具在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用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成语魔方》系列剧第四部包含“叶公好龙”“东施效颦”“自相矛盾”三个成语故事,生动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成语智慧。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在建组会上对该剧寄予厚望,他说:“对于今天的建组会我有三点感受:一是这部剧展现了中国儿艺对外交流之路的拓展和深化,从艺术家的交流往来,到我们演出走出国门,再到如今中外艺术家的共同创作,中国儿艺的对外交流正在不断深入务实发展。二是此次合作的意义不同凡响,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是一个童话王国,我们这次非常荣幸地请到丹麦的艺术家把他们对安徒生的理解和认识带到中国,用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好的诠释这部《小美人鱼》,让这部戏的主题和意义传达得更加准确和深刻。三是此次的创作,对于中国儿艺的演职人员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希望剧组的演职人员把握住这次学习机会,虚心向国外艺术家学习,营造团结和谐的艺术氛围。愿《小美人鱼》在戏剧节开幕之时,不辜负大家的期待,向参加戏剧节的中外院团展示它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如发现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信息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内除标注原创,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