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書法大家謝無量,四川樂至人。民國初期,曾在孫中山大本營擔任孫中山先生祕書長、參議長、黃埔軍校教官等職。而後從事教育和著述,在學術、詩文、書法方面都有頗深的建樹,特別是謝老先生的的“字結體”隨性而起,灑脫自然,毫無拘束,被譽爲“孩兒體”。

同時期的書法名家于右任,評價謝無量的書法說:“筆挾元氣,風骨蒼潤,韻餘於筆,我自愧弗如”。沈尹默也曾高度稱讚:“無量書法,上溯魏晉之雅健,下啓一代之雄風,筆力扛鼎,奇麗清新。”由此可見謝無量的書法造詣之高深。

謝無量學識淵博,涉獵廣泛,他從6歲開始寫詩,生平創作了兩千餘首詩,最重要的詩集有《青城雜詠》,他的詩以古體絕句及律詩爲主,間有樂府、小令和聯語。抗日戰爭時期他的詩句“架上九邱空有燼,眼中百萬巳無家。”、“許瓢未敢逃堯日,墨繭空驚救宋心”,盡顯憂國憂民之情懷。

謝無量以學者自居,從不主動談及書法家的稱呼,而且他獨創的“孩兒體”,也被很多人視爲“醜書”,但是他潛心研究歷代名家碑帖,兼取各家之長所得,看似稚拙如孩童的“孩兒體”,實則博大精深,既有漢魏碑的剛健,又含晉唐帖的秀媚,非常人所能企及,故而又備受推崇。

據說1946年,蔣介石六十壽辰之時,曾經示意周至柔,就近請居住在成都的謝無量作壽文,謝無量雖然不太情願,但也是囊中羞澀,直到周至柔3億元的鉅款奉上,謝無量纔將蔣介石辦黃埔軍校,北伐之役,及抗日戰爭三事匯列成文,蔣介石很滿意文稿。與此同時,謝無量也是憑藉這一筆高於任何文稿的鉅款,暫時度日。

謝無量一生著作甚多,有《佛學大綱》《倫理學精義》《老子哲學》《王充哲學》《朱子學派》《詩學指南》《詩經研究》《中國古田制考》等;出版的書法集有《謝無量自寫詩卷》《謝無量書法》上下冊,詩集有《青城雜詠》。

謝無量是一位在詩詞、書法、文史研究、文物鑑賞等方面卓有成就的方家,更是一位正直的愛國人士,是一位傳統文化系統研究的先驅。在謝無量52年的教學經歷中,先後擔任了11所大學的校長、院長、系主任、教授。

在教授學生時,謝無量注重勤奮,啓發和因材施教。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期間,他爲了適應大學文科學生系統學習,專爲學生編寫了“學生叢書”,又專爲一般學業較高的學者編寫出"國學小叢書"。可以說,謝無量的教學生涯,是他一生中卓有成就的社會事業的重要部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