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学忠少将,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4军10师28团排长、连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连长、太行军区武乡独立营副营长。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8旅22团副团长、团长、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8旅22团团长。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8旅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第11军32师(属主力师),任32师副师长。参加了邯郸、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本文要讲的,是1947年9月10日,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8旅22团团长的涂学忠,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部队之一,当时,22团的行军路线是,沿安徽舒城至桐城公路,向桐城境外急行军。到达桐城北三十里铺时,在前面打前站的侦察连,俘虏了几个国民党的通信兵,通过对这几个通信兵审问,涂学忠团长掌握了桐城敌军的部署,便命令侦察连,直奔城外三十里铺的大关村,俘虏那里敌乡公所的全部人员。

当涂学忠团长跨进伪乡公所时,电话铃急促地响了,涂学忠拿起电话,电话那一端传来问讯的口气,涂学忠轩团长不知道对方是谁啊,便装着刚睡醒的样子,问对方是谁。对方骂道,他们是县保安大队的。涂学忠团长一听,心想,小小的保安大队这么狂,心里非常生气 ,但又一想,不能暴露身份。

于是,涂学忠假装低声下气地说,这里一切正常,国军巡逻队刚刚来过,没有共军的迹象。对方一听国军巡逻队都来过了,便说,好了,你们有情况马上汇报,便挂断了电话。放下电话后,涂团长开心地笑了起来,因为,他知道,如此,桐城保安大队以为国军已经到了,安全了,便会放松警惕了。涂学忠马上命令全团全速前进,直插桐城县城,桐城守敌见他们迅速到来,还以为是国民部队,结果,全部被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