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 王寅浩)5月28日,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式拉开帷幕,约8000家中外机构、3.6万多名客商及代表、3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间隙,记者专访了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黄琳。黄琳告诉记者,北科院是北京市属的科研机构,所以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接地气”的科研。

目前北京市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智慧城市”建设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黄琳表示,为保障北京“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北科院部署和实施了相关研发力量,提供科技创新方面的服务。

北科院目前所部署的六大领域都紧密围绕着北京的“智慧城市”发展。以科学传播为例,如何把公民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黄琳告诉记者,因为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智慧城市”的发展可能不仅仅是政府来引导、企业去延伸,更多的是需要公民‌‌的大量参与,所以北科院在科学传播方面进行了相关部署。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给我们科研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黄琳称,北科院所搭建‌‌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就是借助一带一路的优势资源,把我们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技术成果分享出去,然后把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吸引进来,互惠互利、共同进步。

在采访中,黄琳也与记者谈到了京津冀“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这一概念。据黄琳介绍,早在2017年底,北科院就发起成立了“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联盟共联合了京津冀三地90余家科研机构,把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些技术成果整合起来,围绕京津冀三地的城市发展,提供智慧支撑、科技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