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溫州樂清發生的滴滴順風車安全問題,引發社會輿論對於網約車出行安全的熱議。

29日,廣州市交委對廣州市網約車市場整治情況進行通報。據通報,滴滴今年被查處違章208宗,並多次出現拒絕配合調查的情況。對於已經生效的處罰決定,滴滴公司也不按期繳納罰款。

市交委表示,對於網約車平臺這種不配合調查的行爲,將以“不配合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調取查閱相關數據信息”爲由立案查處,對於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網約車平臺將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幣珈小姐姐認爲,市交委這樣做,雖然下了明文規定,甚至上升到法律的層面,最後收到的效果可能不是很大,效率也會很低。而且市交委員最大的職責不是去追責(那是法院的事)而是儘可能保障交通順暢和安全。而如果藉助智能合約,交通安全事故則可能降低。

滴滴拒絕履行處罰,智能合約該派上用場

在樂清女孩遇害之前,據說該作案司機曾涉嫌騷擾女乘客而被投訴致滴滴後臺,但是沒有得到有效回覆和處理。如果當時滴滴能夠對該司機進行封號處理,那麼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在這裏,智能合約就相當於一套“封號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將司機可能產生的不良行爲進行編程,只要乘客觸發,那麼智能合約在滿足要求後就執行結果操作,最終直接報警或者在情節較輕的情況下使司機封號三天到一週不等的時間。

利用區塊鏈改變世界,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開始,切實解決問題,我們生活纔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加入幣珈商學院,學習區塊鏈知識,成爲行業優秀人才,爲社會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object Object]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