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同时对越军发起进攻,揭开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序幕。从作战第一天的情况来看,虽然我方战前在边境集结了30万大军,但越军的侦察情报保障水平低下,并没有能够掌握我军的行动企图,真真切切地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比如:战争开始的时候,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和军事工作实际负责人、总参谋长文进勇大将正在金边对柬伪政权进行访问;向高平实施战役穿插的先头部队126师的尖刀43军坦克团攻入东溪时,往返于越南4号公路的公共汽车仍然在正常行驶。

  防守高平的越军获悉我军进攻的情况后,匆忙调动851团2营、特工20营和一个“冰雹”火箭炮连赶到高平以南的博山地区,仓促组织防御;而谅山、禄平方向的越军正在组织连以上干部集训,战斗打响之后,才不得不提前结束集训,受训学员急急忙忙赶回各自部队参战。

  上述情况表明,我军参战部队从开进、集结、展开到完成进攻准备,所采取的一系列伪装措施,有效地隐蔽了作战企图,迷惑了敌人,从而达成了战役行动的突然性。在广西方向,战役最高指挥员、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抓了封锁边境这一至关重要问题。

  许世友指示:“驱逐越南设在凭祥的19人铁路交接所,建议中央停止国际联运。当前,越方派人破坏铁路,越军枪击,炮轰铁路,我有理由采取行动。边界民间贸易的问题,给自治区乔(晓光)书记打招呼,停止贸易。省军区用地方部队和民兵,还有各部队的侦察部队,封锁边境。”一场大战在即,保守秘密的工作非同小可,各方面迅速行动起来,落实了许世友的指示。

  而在云南方向,13军在突破红河、14军在突破南溪河时,采取偷渡方式,未进行炮火准备即在夜色的掩护下,利用橡皮舟、冲锋舟、折叠舟和浮桥等多种交通工具秘密渡河,以夜袭方式夺占越军前沿阵地,打得越军猝不及防。据俘虏供称,越军根据我军传统战法判断,我军在进攻之前要进行炮火准备,因而规定在我军炮火准备前不得暴露火力。当我军突入越南境内之后,敌人仍认为是我军小股侦察部队在活动。

  因此,我偷渡红河的上万部队几乎无一战斗伤亡,就在红河南岸站住了脚,创造了大部队偷渡江河的成功战例。13军军长阎守庆回忆,在部队偷渡的当天晚上,越军的兵营里还在放电影,先头部队打进去之后,发现敌人的银幕都还挂在那里没有来得及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