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諸佛

普賢菩薩也有願望?普賢十願有哪些

 

  禮敬指生恭敬心,遍於身口,進行禮拜。即心觀想,身禮拜,口稱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諸佛。’在頂禮時,達到一心不亂,五體投地,深入法性,離能所想。如偈說:‘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中。我身影現彌陀前,頭面接足皈命禮。’是則內佛外佛,同一實相,隨一一禮,若佛若禮,重重無盡。自覺我身前有諸佛,諸佛前有我身。即是一一塵剎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賢。一一普賢皆悉合掌禮拜。則一普賢之身,遍入一切普賢身內;一切普賢,皆攝歸一普賢身內。正如《大般若經》說的:‘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稱讚如來

普賢菩薩也有願望?普賢十願有哪些

 

  稱即稱頌,贊即讚歎。如來,佛的十號之一。如者如如不動,指不生不滅的心體,湛然寂照,亙古今而不變。來即去來,謂如如不動的心體,能生起萬德。即於無去無來中,能去能來。佛有三身,稱讚法、報、應三身的偈頌:‘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稱讚法身佛的偈頌:‘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稱讚報身佛的偈頌:‘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衆亦無邊。四十八願度衆生。九品鹹令登彼岸。’稱讚應身佛的偈頌:‘堂堂黃金相,巍巍不動尊,天上與人間,無不鹹恭敬。’稱讚如來相,以身業禮,以口業贊,以意業敬,是爲三業供養如來。

  廣修供養

  懺悔業障

  吾人由身、口、意而造十惡,由十惡而招致六道輪迴之苦。如《行願品》說:若此惡業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吾人既有業障,必當早求懺悔。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最佳懺悔,莫如唸佛。經雲:唸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又云:‘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故人能唸佛持咒,則業障自除。且唸佛法門,無論利根鈍根,業輕業重,但肯信願持名,無不往生極樂世界。

普賢菩薩也有願望?普賢十願有哪些

 

  隨喜功德

  功德分二種:一者世間有漏功德,如慈善業,造橋修路,齋僧建寺等。二者出世間無漏功德,如了生脫死,廣修六度、四攝等。對這兩種功德,有力的則助力,無力的則讚歎,隨喜而修,切不可諷刺打擊,妒嫉誹謗。學習普賢菩薩隨喜淨土法門的精神,稱讚阿彌陀佛的功德。

  請轉法輪

  如來說法,一句一字,皆從菩提心中流出,大衆聞法,一句一字入耳,皆轉入心中而成妙法,釋迦已滅,彌勒未生,我們應請大法師代佛說法,即請轉法輪。法師轉大法輪,能使人去惡向善,轉凡成聖。說明請轉法輪,當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普賢菩薩也有願望?普賢十願有哪些

 

  請佛住世

  釋迦滅後,彌勒未生,曷能請佛住世?當知是心作佛,即心即佛。衆生心淨,見佛常住,衆生心垢,見佛涅盤,若人念念在佛,即時時請佛住世。勤修六字洪名,淨念相繼,則佛常映現心中。如經說:‘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別。’

普賢菩薩也有願望?普賢十願有哪些

 

  常隨佛學

  我們時時以佛爲學習的榜樣,對佛的教法要依教奉行。總之,要誠心憶佛,從因至果,引得心智,隨之而學。常常如此,始終不變。

  恆順衆生

  以大悲心,平等饒益一切衆生。對任何衆生,都要承事供養,如敬父母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普皆迴向

普賢菩薩也有願望?普賢十願有哪些

 

  菩薩作一切功德,都是爲了一切衆生,真正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怎樣迴向呢?經文中說:‘願令衆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悉皆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盤正路。’‘若諸衆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衆生悉得解脫。’迴向的內容有三種:(1)回自向他:凡作一切功德、悉當迴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2)回因向果:將自己日夜所念的佛號和每日課誦,迴向衆生使之往生極樂淨土。(3)回事向理:從理論上認識,所作的一切功德,即因緣所生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佛說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

  我們學習普賢菩薩十大行願,要牢記弘一法師書寫的兩句話:‘願得普賢真妙行,常樂利益諸衆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