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上新,明珠“折桂”

文 | 韓忠強 · 來源 | 市界

對董明珠來說,這是一場輝煌的勝利。她在新一屆董事會有很強的話語權,作爲一名職業經理人,能如此強勢,相當罕見。

身穿淺灰套裙,腳踩白色高跟鞋,董明珠滿面春風地步入格力電器2019年首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會場。

看到董明珠進來,大家不約而同鼓起掌。1月16日下午,格力電器的股東們終於迎來塵埃落定的一刻。

過去7個半月裏,董明珠能否連任一直懸而未決,而珠海銀隆與董明珠之間的恩怨糾葛更爲這場人事大考增添了幾分焦灼。

隨着本次股東大會計票結束,董明珠高票當選爲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隨後,在新成立的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董事們以9:0的投票結果,選舉董明珠爲公司董事長,並續聘爲公司總裁。

格力上新,明珠“折桂”

新一屆董事會共9人,非獨立董事中有三位來自格力現任高管團隊,除了董明珠,還有執行總裁黃輝,副總裁、財務負責人和董事會祕書望靖東;張偉是格力電器大股東格力集團常務副總裁;另外兩位非獨立董事是由第二大股東京海擔保推薦的張軍督與郭書戰,他們是格力電器經銷商體系中的重要人員。獨立董事中,則有與董明珠“閨蜜”相稱的劉姝威。

從人員格局來看,董明珠在董事會掌握了相當大的話語權,作爲一名職業經理人,能如此強勢,相當罕見。

01

格力的故事

在1月16日下午的股東大會上,主持人宣讀完會議流程,董明珠首先登臺演講。但是PPT播放出了點兒小問題,霸氣的鐵娘子一下子急了。

“怎麼回事,放啊,怎麼回事?”

“你乾脆搬上來我自己放算了。”

小插曲過後,董明珠披露了一組數據,其中就有投資者最喜歡的分紅。

1996年上市以來的22年中,格力電器一共分紅430多億元,相當於現在格力市值的18%。

另外,目前格力的家用空調已經拿下了全球市場的21.9%,連續穩居全球第一。

1月16日晚,格力電器發佈的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2018年營收2000億元—2010億元,2017年爲150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60億元—270億元,2017年爲22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約4.32元,2017年爲3.72元。

但是,格力在取得較大市場佔有率的情況下,格力空調的國內增長空間正在變窄。招商證券研報顯示,中國空調內銷的終極平衡點約在9千萬至1億臺之間,而2018年國內空調銷售量會突破9千萬臺。

國內空間不多了,那未來格力的增長空間在哪裏?

對未來,董明珠信心滿滿:“2018年經濟下行,格力營收仍增長500億,我們更看好未來的發展。但我們內部認爲是遠遠不夠的,2023年要實現6000億的目標,增長10%是不夠的,但格力目前10%的增長是能保證的。”

會上,董明珠一下子拋出了格力未來的四大故事: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

格力上新,明珠“折桂”

▵ 格力電器產業規劃

國內空調見頂下,格力瞄上了國外市場。

董明珠說,格力要走出中國,國外的市場還很大,格力光伏空調已經銷售到了24個國家。另外,中央空調最大的市場在國外,這方面未來格力空調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當然,市場營銷出身的董明珠也不忘抓住股東大會的機會給格力的洗衣機和電冰箱做廣告。

“大家有空到展廳看一下,回家把洗衣機換成格力的。”“格力的冰箱零下五度不結冰,健康的冰箱,你不要嗎?”

通信設備方面,董明珠說芯片一定要做,“每年進口這麼多,我們的夢想是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就像我們的手機,打價格戰可以賣800一臺,但是我們就是3200,因爲我們承載更多更完美。”

手機也一直是董明珠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一塊兒:“你怎麼知道我的手機不成功了,手機並沒有影響格力業績,我相信格力手機一定成功。你們拿到格力的分紅,就要去買部格力手機。”

格力上新,明珠“折桂”

02

銀隆的福與禍

“未來,銀隆的發展中,還會跟格力有更多的合作,當然,這不會是利益輸送,而是爲國家發展做貢獻。”說起銀隆,董明珠的話一下子多了起來。

2016年格力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力推的收購珠海銀隆的計劃由於中小股東的投票反對而流產,但是,董明珠最終還是借債以個人身份投資銀隆。

“我借錢投新能源儲能,就是想讓格力搭上新能源發展機遇的橋樑。”

對於投資銀隆的執念,董明珠進一步解釋道:“新能源是國策,中國目前沒有一個汽車公司有全球話語權,而且新能源是必然的方向,對於格力來講,空調是世界老大但是汽車空調打不進去,現在已經有效果了。另外儲能方面前景很好,我希望藉此格力有更多元化的發展。”

站在海街頭,你確實會看到一輛輛車身上帶有“廣通汽車”字樣的公交車不時駛過。一位珠海當地司機對市界表示:“現在,珠海大部分新能源車都是銀隆所出產了”。

不單是珠海,就連北京街頭,銀隆的新能源車也不在少數。在北京繁忙的四惠交通樞紐,銀隆產的新能源車往來穿梭,其中公交1路車身上的紅色圖案更是醒目異常。

格力上新,明珠“折桂”

▵ 北京四惠交通樞紐裏,銀隆產的新能源汽車等待出發

新能源是大勢所趨,這也是董明珠堅持的底氣。但是,行業大趨勢確定,並不意味着公司業績的確定。

曾在2018年5月,實地走訪了銀隆在石家莊、成都、洛陽的產業園區,均發現不正常生產現象,有的產能過剩停產,有的進度緩慢,有的奄奄一息。

加之目前董明珠與魏銀倉之間的訴訟大戰仍無定論,至少從目前情況看,董明珠的新能源之路還不平坦。

03

黃輝,你行嗎?

董明珠已經64歲,再幹三年後誰來接班?

面對這個問題,董明珠調侃起了坐在身邊的格力電器執行總裁黃輝。

“黃輝,你行嗎?”

會上一直低調的黃輝尬笑着搖了搖頭。

“這個問題不是我說了算,而是你幹出來了纔算,就怕你想幹還幹不好。我們盡力給機會,給平臺,讓乾的人負責,乾的人需要想清楚怎麼幹才能幹好。”董明珠的聲音略帶沙啞。

但是,“我心目中還是有評估的”。

說完之後,董明珠把話筒交給了黃輝,並說道:“說兩句吧!”

格力上新,明珠“折桂”

▵ 黃輝

事實上,黃輝一直是外界猜測的格力電器的接班人選。

黃輝是技術出身,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均有經驗。1992年加入格力,只比董明珠晚加入格力兩年。2000年8月至2014年5月,任格力電器副總裁,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任格力電器常務副總裁。

2017年8月,格力電器首設執行總裁,這一職位正是由董明珠提名設立,而黃輝正是這一新設職位的擔任者。

除了擔任新設職位外,黃輝自2012年起一直擔任格力電器董事,在董事會已與董明珠並肩戰鬥了6年。此次,黃輝同董明珠一起當選爲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

來參會的股東們似乎早就嗅到了這一絲玄機。股東大會休息期間,一衆股東將剛剛從洗手間裏出來的黃輝圍了個水泄不通,人氣指數直追董明珠。

“格力未來6000億營收怎麼實現?”“格力的國際化怎麼發展?”黃輝遭到連珠炮似的追問,好不容易在人羣中擠出來一條縫隙,匆匆趕回了會議休息室。

04

鐵娘子火力不減

在這次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再次順便“炮轟”了幾個老對手。

當有股東說到奧克斯,董明珠立即說,不要跟我提奧克斯。

“奧克斯比美的更糟糕,天天在格力挖人,連工人都挖,偷我的技術,弄虛作假。”

“供給側改革環境下,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爲了未來製造業有一個公平的環境,必須鬥。格力電器不會逐利而行。”

當股東提問,小米對空調家電有什麼威脅和啓迪意義時,董明珠說:“人和人長的不一樣,企業和企業也不一樣。格力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至於小米是什麼企業文化,我現在也沒搞懂。”

05

“父子之爭”

此次選舉延宕長達7個月之久,根本原因還在其公司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機制之弊。

格力上新,明珠“折桂”

格力電器與珠海國資委之間曾經的“父子之爭”矛盾是業內公開的祕密。

2014年夏季達沃斯的一個論壇上,董明珠的直言快語更是將這一矛盾公開化:“格力遇到困難的時候找國資委,國資委不搭理,讓我們自己解決。但是遇到利益問題的時候,珠海政府手就伸的很長。”

而正是這一股權關係上造就的矛盾,給格力的發展帶來着一些不確定性。

格力電器第十屆董事會於2018年5月31日任期屆滿,一直沒有舉行換屆選舉工作,並罕見地拖延至今。在超時服役期間,市場上屢屢傳出董明珠要退休的消息。

此次格力集團提名董明珠爲新一屆董事,助其順利連任,顯然是珠海市方面打破了僵局,用行動表達了對董明珠等公司管理層的充分認可。

董明珠在這次股東大會再次提到了退休問題,“我現在就想退休,但是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有延續性。上市公司沒有規定什麼時候退休,只要你乾的好就可以繼續幹,最怕幹不好還繼續幹。”

相比于格力電器飽受股權問題掣肘,格力電器的競爭對手美的集團則在此方面可以高枕無憂。

美的創始之初也曾是一家股權公有企業,但是創始人何享健抓住政策時機,將美的轉製爲一家民營企業,並在2012年將美的交由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管理。而何享健則不必事必躬親,方洪波也可以打打高爾夫,滑滑雪。

當然,美的是股權改制中的幸運兒。格力電器昔日強勁的競爭對手科龍則沒有美的幸運,由於股權改制失敗,如今的科龍品牌早已被人淡忘。吳曉波更是在《大敗局》稱科龍是一條被刻意獵殺的龍。

董明珠如能在未來三年找到一條解決“父子之爭”的機制,則儘可放手格力,給自己一個更確定的未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